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九章 闯鬼门,入地狱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阿扎李得道成仙。马大胆有喜有悲,全寨子人被马大胆的瞒了个住,只晓得他是怎么回来的!被河水冲去了那里!却不知,李孑孓已经蜕变,分明已经是三界之人!!!

且说阿扎李得道以来,一直有个谜团困惑着他,早年鬼火使他离开了母爱的河流,可他总觉得母亲并未离开,母亲一直像个影子一样陪伴着他!这回,既然得道不凡,他便产生了想法,决定找她一回,寻他一次!

翻阅了《阴阳四相问》,打开阴阳眼,又运作自己的灵气,可怎么也做不到母亲的气奶声息。自打成了阴阳先生,阿扎李得灵气可通识整个阳间,外加阴阳眼的神通,此时的阿扎李想去哪里便可盘席便达,更为神通的是,阿扎李可以看穿这世人的前世今生!可这回寻不到母亲,也不见母亲的转世者!阿扎李更加肯定母亲绝对在某处等待着!可找遍人世不见踪迹,阿扎李便确定了母亲的去处,那便是阴间地府!!!

阿扎李决定,闯鬼门,入地狱寻母!

话说,这阴曹地府有去无回,是生人也是人生的终结!闯鬼门,自己的法力不可动用,因为这里最为神奇,就像婴儿的胎盘,是崭新的,不受任何法力或妖力的阻扰!阿扎李只得以凡人之躯只身入地狱!可凡人哪知那鬼门七关的厉害之处,氤氲之息!

第一关:鬼门关

相传人去世后,先由阴间快捕黑白无常带走三魂六魄,交由牛头马面带至鬼门关----是也就鬼国的必经关卡。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人还。”

鬼门关前有十六大鬼,传说阎罗王专门挑选了一批恶鬼来此镇山把关,他们对劣迹斑斑、恶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盘查得格外苛刻、严格,不使一个蒙混过关。生前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路引,这是人死后到鬼国报到的依据。路引长3尺,宽2尺,是用黄色的软纸印做的,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同时,路引上面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三个印章。凡是人死后入殓或火化时烧掉它,就会随灵魂来到地府。

第二关:黄泉路

过了鬼门关,接下来就是一条长长的黄泉路。人的魂魄到阴间报到要走很长一段路,过很多的关,因此,黄泉路可以是对这些关和路程的总称,也可以单指这条名叫黄泉路的路。

在黄泉路上有火红的彼岸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人的阳寿到了就会死,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过鬼门关,过了这一关人的魂魄就变成了鬼,另外,黄泉路上还有很多孤魂野鬼,他们是那些阳寿未尽而非正常死亡的,他们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阴间,只能再黄泉路上游荡,等待阳寿到了后才能到阴间报到,听候阎罗王的发落。

第三关:三生石

奈何桥边有块青石叫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鲜红如血,最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早登彼岸”

传说它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第四关:望乡台

望乡台,也就是孟婆和石头所在的土高台,是在桥以前的,而不是在桥之后。望乡台又称“思乡岭”,在这里,可登台眺望阳世家中情况,于是这里成了鬼魂遥望阳间的窗口和活人与死人联络感情的圣地。

传说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报到前,对阳世亲人十分挂念,尽管鬼卒严催怒斥,还是强登望乡台,最后遥望家乡,大哭一声,才死心塌地前往“阴曹地府”。正是“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望乡台被传说这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

第五关:忘川河

又名“三途河”,横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河水呈血黄色,里面尽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虫蛇满布,腥风扑面。

当然,为了来生再见今生最爱,你可以不喝孟婆汤,那便须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或会看到桥上走过今生最爱的人,但是言语不能相通,你看得他,他看不得你;千年之中,你看得他一遍又一遍的走过奈何桥,喝过一碗又一碗孟婆汤,虽盼他不喝孟婆汤,却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的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后,若你心念不减,还能记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间,寻找前生最爱的人。

第六关:孟婆汤

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孟婆一般在奈何桥头发放孟婆汤,而不是桥上给人发汤的。每个人都要走过奈何桥,孟婆都要问是否喝碗孟婆汤,要过奈何桥,就要喝孟婆汤,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