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强大之后,还是以靠给别人利益换得和平的话,那还强大做什么?”
秦逸一字一句道。
他的语气很平静,满殿朝臣的内心都掀起了波澜。
是啊,强大不就是为了能够扬眉吐气么?
大争之世,靠的是实力,而不是给别人利益!
“秦御史说的好!”
“秦御史一席话,使我等茅塞顿开!”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都对秦逸刮目相看。
没想到此子年纪不大,但见解之独到,目光之长远,非常人所能及!
长江后浪推前浪,大唐有这样的后辈,强国有望!
所有的朝臣都将目光汇聚在了秦逸身上。
从这一刻开始,再没有敢小瞧这新上任的一位御史。
甚至,已有不少人生出了想要交好的心思。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二人都心领神会
于是,他们二人带头站出,看着李世民道:“陛下,臣等请求陛下恕罪!”
“陛下,臣等请求陛下恕罪!”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出,其它朝臣也都向李世民请罪道。
这一个个情商都不错,明明李世民也跟他们犯了一样的错,但没有人会把说他错了,只会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李世民也打算就坡下驴,回道:“诸位爱卿都是在各抒己见,并无过错,朕不予追究。”
说完,便让站出的官员都回到队列。
但秦逸,却没有动。
李世民眉头一挑,心想这秦逸有才是有才,可这也太不懂得变通了吧!
“朕已经决定采纳秦爱卿的意见,秦爱卿可还有事情告诉朕么?”
李世民对秦逸的态度好了不少,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
然而,秦逸并不买账。
系统任务还没完成呢,哪有这么收场的道理?
只继续道:“陛下,臣还要参三个人!”
经过刚才的争论,秦逸已经定好了要参谁!
这次,他要把参的对象具体到个人!
不知为何,李世民竟突然有点小紧张,生怕秦逸参他。
这才刚上任哎,就让朕有点怕他?
李世民自己也吃惊的一匹,觉得秦逸恐怕比魏征还要难对付。
“秦爱卿要参谁?”
李世民问道。
秦逸回道:“微臣前两个要参的,是长孙尚书和房尚书!”
“作为我朝尚书,不以国家宏观局面为重,只见眼前之利,是其大过!”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心头一紧,终究还是没能逃过啊。
要是换了刚才,他们肯定很不服气,你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郎就敢参我们?
要知道就算抛开官职,我们现在也是大唐名副其实的国公!
可现在,他们却都心服口服的站出,道:“陛下,臣等知罪,臣等请求陛下责罚!”
“嗯?”
李世民眉头微挑。
你们这两这么快就认错了?
李世民轻咳了下,道:“既然二位爱卿都已经知错,那朕就小惩大诫,希望你们日后要多为大唐的大局着想,与朕一同匡扶社稷,造就盛世。”
“朕意,让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罚俸三月!”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有些肉痛,陛下啊,一个月行不行?
虽说这二位都不缺钱,可尚书每个月的俸禄也不少啊,谁还会嫌钱多呢?
二位哭笑不得的回到了队列。
李世民看着秦逸,再次问道:“朕现在颇为好奇,秦爱卿要参的第三个人是谁?”
百官们都提心吊胆。
就连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秒认罪,要是参到他们头上,他们更不敢反驳啊。
另一边,魏征正疯狂的给秦逸使眼色,示意秦逸见好就收,可千万别再参了!
只见秦逸继续道:“微臣要参的第三个人……正是当朝天子!”
说完,秦逸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的眼神骤然间闪过一丝凌厉,但随即被很好的掩盖了住。
他强压着心头怒火,看着秦逸道:“秦爱卿要参朕什么?”
“身为国君,却因为他国给的一点小利,尊了个空号就得意忘形,此乃第一过!”
“身为国君,竟然有许他国以大利来换取和平的想法,却忘了大唐之所以被奉为天朝,是大唐的东征将士用鲜血换来的,此乃第二过!”
“身为国君,不从国家的长远角度考虑,只顾及当世,不顾后世之福祉,未曾想过此举可能带来的资敌后果,此乃陛下第三过!”
秦逸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细数了李世民的三大过错!
他每说一句,满朝文武的心便悬上一分!
这要是惹得龙颜大怒,谁都吃不了好果子啊!
这秦御史未免也太狠了,参了长孙尚书和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