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210章 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书?”

  阿佳妮看着张楠手里抱着的奇怪物件有点不解,这么个大疙瘩会是书?

  超级大板砖还差不多。

  张楠笑笑,将巨大的“书本”轻轻放在一边为挖坑的伙计放水杯和饮料准备的一张轻便桌上,这才道:“应该是书,感觉。”

  说完看向在坑内:坑底还混杂着烂木板、土同一堆的各式王冠,还有原本想接手清理工作的杰瑞这会也站在边上没动,因为他也听到了张楠说“书”。

  专家也好奇这会是书?

  大家有疑问,张楠回过身仔细观察桌子上的这个“泥疙瘩”,自顾自道:“我听说在华夏南方,就在我老家南边的闽省出过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人造房子,结果从一座距今800年左右的南宋古墓里挖出几本书,拿去让一帮砖家鉴定,说是造房子时从一座古墓里取出来的,可惜那些人根本不信!

  常规思维,潮湿的地下环境出土800年前的古籍,在那些个只会扯嘴皮子的家伙眼里根本不可能!

  就算那座古墓没有渗透进大量泥浆而积满淤泥,这纸张也不可能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保存800年800天都难!

  但那些书是真的南宋善本,砖家们不仅仅认不得,还认为持有者编造的“故事”太搞笑。

  没办法了,挖出书籍的伙计可没有收藏老书的习惯,最后这些极度珍贵的宋版典籍便宜了文物贩子。”

  到这,阿佳妮就是听故事,而杰瑞忍不住问道:“老板,我知道在合适的保存环境下,不管是华夏的纸还是欧洲的羊皮纸都能保存上千年,但在地下环境下用什么办法?”

  “用蜡。

  那几本南宋古籍被挖出来的时候是被严密包裹密封在一层有几公分厚的蜡层内,完全隔绝了外界的空气和水份。

  有蜡的保护,时间对它而言几乎就是静止的,外界环境也无法损坏书籍。

  我就是没想中世纪圣殿骑士团的人也会这招,就不知道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还是从其它什么地方学来的。”

  众人之前都没听说过还能用这种办法保存书籍,感觉新奇,这就看到张楠用柄小刀轻轻的在“书壳子”上削了一下,刮下来丁点“书壳”皮层,再用打火机加热刀尖:刮在刀尖上的黑褐色物质融化了。

  果然,这不是什么胶泥,是蜡,只是因为时间实在太久而颜色变黑。再说蜡虽一般不透水、不透气,但在地下环境内时间要长也会被环境中的一些矿物元素渗透,几百年过去就成了这种难看的颜色。

  没去闻蜡质融化、成青烟的那股子烟是啥味道,对不是十分了解的物质还是别拿自己去做小白鼠的好。

  将小刀放一边,对着好奇宝宝一般的阿佳妮道:“中世纪没石蜡,不知道这些蜡是动物油脂做的还是用蜂蜡,甚至是用什么办法将琥珀类质地的蜜蜡溶解后参进前两种蜡质里的也不一定。

  中世纪炼金术流行,天晓得这里边加了什么东西。那时候一般的动物油脂性蜡几十年功夫就会分解,这层厚外壳里边应该加了不少烂七八糟的东西,等回去找个实验室分析下成份才能搞明白。”

  阿佳妮点点头,她可不想自家男人以身犯险。

  张楠说的石蜡是从石油里提取出来的,现代人制作蜡烛的主要材料,中世纪当然没有。

  另一侧的杰瑞听他这么说,问道:“那老板,华夏古代保存书籍是用什么蜡?”

  “蜡的品种和当时的欧洲差不多,一般就是动物油脂和蜂蜡。

  不过保存书籍的应该是一种很特别的蜡,我们那有一种树的果实可以榨取蜡,性质比动物性质地的蜡要稳定得多,我猜那几本南宋古籍用的就是植物性的蜡封闭。”

  东西方能有的材料不同,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用了相同的理念去保存物品。

  “不打开了?”

  阿佳妮从张楠说的话里感觉他就没打算在这里敲开“书”的蜡质外壳,而大家还在巴望着想知道这个大哥大里封闭的到底是什么书籍。Www.XSZWω8.ΝΕt

  张楠嘴巴一裂,道:“那基本华夏南宋古籍能保存下来几乎就是奇迹,不是说时间,而是被人敲开蜡质保护层之后居然没有立刻变成灰。”

  说着轻轻敲了下“书疙瘩”,“里边的纸张都已经大几百年不见氧气、阳光,要是在这里敲开,我怕一眨眼就成飞灰。”

  这是个问题,谁都想知道里边到底是什么书值得那些骑士们如此保护它。

  但又不能接触空气,怎么办?

  对别人难,对张楠而言好解决,换个思维就行。

  “搞套研究细菌病毒的设备,隔绝操作,把里头的普通空气置换成惰性气体,这样就能敲开看。”

  这办法好!

  就是隔着整体式手套,然后外边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