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远曾提着录像机追拍过省运会800米跑冠军,速度很快。
没多久,就从斜刺里杀出,靠近两人一椅。
‘完全来得及。’
他松了一口气,脚下放缓的同时,迅速调整好呼吸,克制住情绪,冷静地进行构图分析。
蹲下。
利用长焦镜头的拉近,“咔咔”拍了一组远景。
‘很不错!’
瓦蓝天空下,高大红墙边,有杨柳依依,繁花似锦,人物并不清晰,所占的比例也很小,却自然而然成为焦点。
生动而又含蓄!
这时。
助理也跑了过来,正要说话,被刘静远抬手止住:
“别惊动人家!”
心中一动。
“把镜头包给我,你去把那个球网解了,拖过来。”
助理连忙招办,跑去弄羽毛球网。
乔云带着一脸好奇和懵逼的实习记者王姗姗也赶到了,她很快便明白了刘静远的意图。
暗自点头。
不愧是金牌摄影!
敏锐!
台里为什么要专门报道同乐养老院?
固然有一些私情成分,但也是大势所需!
99年以后,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特别是城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已经有许多问题暴露出来,亟待解决。
比如。
公办敬老院、养老院数量严重不足,床位紧张;而新兴的私人养老机构,却少有人问津。
还有最为重要的。
人们的养老观念没有转变,无论老人还是亲属,都觉得去养老机构很丢人。
诸如此类,都需要媒体渔轮加以引导,让人们转变思想。
此行,她想多拍些老人在私立养老院其乐融融场景的。
但,现实十分骨感。
老人们根本不愿意出镜:怕丢人,更怕让自己的儿女们丢人!
好说歹说,才拍一些不露脸的画面。
她这才意识到,在人们心目中,进养老院往往被当成被抛弃、儿女不孝、可怜、笼中鸟……
刘静远特意要网,很显然,就是想把这个意识具象化。
高墙做背景,前景的网眼肯定会虚化,这些象征着禁锢,都是人们的旧思想、潜在意识。
而现实,则是两人一椅的和谐美。
厉害!
强烈的反差对比,寓意深刻,必定能发人深省。
她赶紧让王姗姗过去帮忙,怕她这个新人畏首畏尾,特意交待:
“快一点!不行用刀割。”
她现在跟刘静远一样,惟恐俩人加快速度,从最唯美的画面中走出去。
连忙上前,帮着找更好的距离和角度。
王姗姗不明所以,却也没敢细问,匆匆跑到球网那边,试着解下来,未遂,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折叠万用刀。
“云姐让用刀。”
解释着,挥刀割开绑在立柱上的粗布条。
俩人拖着网子飞快跑过去。
刘静远和乔云早已迫不及待:
“快拉起来,这个方向……别绷得太紧……很好!保持住,别动!”
“咔嚓!”
“咔嚓!”
狂拍一组后,刘静远娴熟地换上另外一个镜头。
“往前靠近十米左右,咱们拍段视频。”
刘静远找好角度,单膝跪地,又感觉不够稳,索性趴下来,用手肘支撑住相机,按下录像键,缓缓拉近镜头。
‘好,不错,完美!’
美滋滋地起身,再次更换镜头。
乔云趁机给王姗姗解释了其中的特殊用意,对刘静远满是溢美之词。
“刘老师并非单纯追求画面!”
“他始终没有忘记做为媒体人的使命,还有报道的初衷,这一点,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
王姗姗恍然大悟,连连表示敬佩。
刘静远心里十分高兴,也极力吹捧乔云一番。
俩人商业互吹,并非只是为了在后辈、下属面前卖弄。
还因为。
王姗姗虽然是个实习生,但,她大有来头,老爸在省府出任要职不说,舅舅还是台里的实权大佬。
给她仔细解释,既是份提携关照的人情,又能顺便埋个种子。
万一,她跟舅舅说起这事,引起了后者的关注……
刘静远和乔云不就能进步进步嘛。
“再靠近些,千万别惊动他们!先拍下侧面。”
刘静远还是想追求自然。
四人悄悄凑近。
看的更加真切了。
苏辰的双膝现在已经不疼了,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把双脚搁在轮椅前方的支架上,保持着腿部伸展。
身体自然会往后靠。
只见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