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激动地走下龙椅,伸出手掌抚摸着陈峰的头顶道:“恪儿,你可是为我大唐立下不朽之功啊!六百年来,唯独高句丽未服王化,哪怕是称臣也是虚情假意。”
李恪道:“是的,高句丽在北境就如同狼一样,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选择入侵我中原。前朝如此,而今也是如此!拿下党项城,只是为了积蓄力量,将来南侵。”
长孙无忌反驳道:“小小高句丽,哪敢犯我大唐天威,殿下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
“正是,吴王殿下言过其实!”
“吴王危言耸听,恐怕有失国体……”
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上官仪一个鼻孔里出气。
李恪冷然道:“前朝开皇年间,高句丽联合靺鞨犯我中原,前朝五十万大军征伐,无功而返。”
“前朝大业年间,百万大军压境,高句丽坚守不出,趁着大隋军队人困马乏,偷袭成功。”
“高句丽绝对不是好啃的骨头,六百年来,中原已多次易主,而高句丽却依旧存在。这能说明什么?我们从内心要重视这个对手。”
……
李二“嗯哼”了一声,示意陈峰继续。
“如今高句丽利用新罗和百济的争斗,想从中渔利,对我等的防备定然不够。可趁机攻而取之。”
李二点头道:“如今大唐西域诸国初定,不过为了稳住西边局势。朕想让李卫公出山,重新坐镇西域可否!”
一众武将都点头道:“有卫公在,不需要长城,西域诸国也不敢随意胡来!陛下圣明啊!我等誓死追随陛下征战高句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在一众文臣也发出呐喊:“臣等愿意追随陛下征战高句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豪迈的声音穿金裂帛,震动了整个大殿!李二也是看的热血翻滚,龙目含泪!
李靖的威望丝毫不减,仿佛大唐的定海神针。而且此刻武将们的热血早就被陈峰那句: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要知道这可是化用的当年冠军侯霍去病的话啊!
武将最好的归宿自然是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
对于文人而言,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是至高荣耀。
李恪行礼道:“父皇,人和也达成了,还请父皇早做决断,征战高句丽!”
李二甚是欣慰,陈峰居然如此懂得驾驭人心啊!
这比起当年的自己,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二对于自己召回李恪的决定非常满意,不然他觉得自己恐怕要悔恨一辈子,如此好的继承人不培养,有子如此,父复何求!
可是战争毕竟不是过家家,还需要从长计议,于是李二宣布散朝。
一众文武重臣去御书房议事,那些虾兵蟹将什么的就回去了,李恪和李治被留在御书房。
李恪打内心开始佩服李二,一晚上没睡,讨论了好半天,依旧是神采奕奕,其他的人也是如此,李恪脑海里面蹦出来一个词:一群007的工作狂!
李恪和李治坐在一旁,这些老家伙们已经没有刚才在朝堂上的拘束,一个个原形毕露。
尤其是长孙无忌估计是酒醒了,或者是气煞了,说话如同打雷般,让李恪觉得这哥们要放现代,那妥妥的大律师的节奏。
双方围绕的话题还是能不能打的问题,武将们一个个斗志昂扬,嗓门震天,尤其是卢国公,更是杂咋呼呼。
其他人也摩拳擦掌的,只有英国公一样不发。李二察觉到英国公的异样,他提了提嗓子道:“诸位消停些,听听英国公如何说吧!”
卢国公程咬金大腿一拍道:“是啊!兵部尚书都没有开口,我们这是在咋呼啥!”
李二白了他一眼:“卢国公你就闭嘴吧!听英国公说。”
李勣起身行礼道:“陛下,我觉得吴王殿下的看法可取。”
李二讶然道:“哦!你也赞同!哈哈哈哈,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啊!爱卿说说看!”
李勣又道:“不过目前还有三个问题要解决。”
李二等人都来了兴趣,异口同声道:“愿闻其详!”
李勣道:“第一,军队问题。我们定然不能学前朝集合天下大部分兵力,要去定然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军队人数,将领为何?”
“第二,粮草辎重问题,若大军人数过多,这是最大的负担。”
“第三,行军路线。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
李勣的话说到大伙的心坎子上,军队人数不能多,粮草辎重不能多,行军路线同样不能多。
可是当年大隋百万之众,也铩羽而归,如今大唐要在什么都少的情况去征战,这个难度恐怕有些大,一时间君臣无话……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