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再次上台领取个人金牌,丘流形为他挂上金牌。
“林天,你的数学思维让我叹为观止。”
丘流形笑着对林天说道。
林天乖巧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也不知道怎么跟这位说话。
imo的个人金牌是官方颁出的个人最高奖项,金牌得主当然不止一位,这届的金牌线是30分,天朝队全员都获得了个人金牌。
就连实力最差的陈巧和张明睿,在努力下,正好卡在了金牌线上,以30分的成绩拿到了个人金牌。
42分或者30分的选手都可以拿到个人金牌,官方给的最高荣誉就是金牌,但民间会对金牌选手的分数做一个排名,排名最高的那位俗称金牌第一名。
金牌得主们一合影,台下记者的相机咔咔声呈几何倍数增长。
“我国奥数选手林天、宋婉诗、刘岩、贺南、张明睿、陈巧荣获个人金牌,奥数队全体队员荣获金牌!他们分别来自江城四中、燕京中学、鄂北中学、汉武一中、燕大附中、苏南中学,其中宋婉诗选手的成绩为满分,林天选手的成绩为满分加一分。”—天朝人民日报。
“我市四中林天同学荣获国际奥数个人冠军,江城学子闪耀国际赛场!”-江城日报。
江城日报的主编在得知林天获奖后,第一时间将消息刊登了出去。
江城四中的众师生得知消息后喜气洋洋,校长连忙让人在校门口拉上了横幅。
“喜讯:热烈祝贺我校高中部林天同学,勇夺国际奥赛金牌!”
大大的横幅引来了过路人的一阵热议。
江城四中这学校,看来是真牛啊。
瞧瞧,国际奥赛啊,居然还能拿金牌!江城其他学校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来今年江城四中的中招线要暴涨了。
灯塔国颁奖现场,林天第三次上台领奖,这次上台的就他一个人,只有他一个人获得了这个奖项。
林天收获了一个特别奖项-imo个人最佳选手奖。
他是第一个在imo赛场上超越满分的人,赛委会临时决定临时增设这个奖项,并给他颁发。
总之,就是连赛委会官方都承认林天是这一次imo最佳选手了。
林天高兴极了,他举起手上的奖杯,向着台下的记者们展示着自己的奖杯。
记者们纷纷抓拍,少年意气飞扬的表情和他手中的奖杯是最好的组合,画面就这么被相机定格下来。
随后林天下了台,评委组组长丘流形做了简洁的总结性发言,本届imo圆满闭幕。
“林天你好,我是人民日报的驻灯塔国记者,能采访你几句吗?”
一名天朝记者找到林天,想做个简单的采访。
“好呀。”
林天欣然同意,他左看看右看看,发现没有扛着摄影机的摄影师在。
“我们的采访以图片+文字的报道稿件为主。”
记者看出林天的意思,他解释到,然后开启录音笔,开始了采访。
“首先恭喜你林天在一届imo上连拿三个奖项,创下了天朝选手的新纪录,请问你能拿到比满分还多出一分的成绩,是怎么做到的。”
“我觉得可能是最后一题的缘故,那个题目我写了三种解法上去。”
因为不是要录像,林天放松了许多,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
“当然也要感谢赛委会,他们还特别为我临时设置了一个奖项。”
林天展示他最佳个人选手奖的奖品,一个奖杯,一个证书。
他翻开证书,指着证书上面的句子说道。
“同时也要感谢他们对我的认可。”
证书上写着:这是颁给imo有史以来最出色选手的证书。
记者先拍了张林天拿着奖杯和证书的照片,然后又单独拍了证书和奖杯的照片。
采访到这里也就差不多结束了,记者问了林天最后一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你有心仪的大学吗?”
“...目前还没有。”
“那你有大概的方向吗?”
“其实我也考虑了很久,本科我决定在国内读,今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国外大学继续深造。”
“那预祝你心想事成。”
采访结束,林天随队回到酒店收拾行李,准备回国。
林天这次可谓是衣锦还乡,他是这次imo最大的赢家。当然,天朝奥数队的队员们都是赢家。
他也见识到了一些特别的人,开拓了眼界,还和宋婉诗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天朝奥数队的队员们收拾好行李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去往机场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家,和家人朋友分享喜悦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