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不欢而散。
好不容易能够面见圣上的学子们,都因为张尚的论策气煞了陛下,他们皆是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各个心中都是颇有怨言。
科考,一路考上来,就是为了得到陛下的赏识,但是现在全因为张尚一个人给搞砸了。
一个来自北方的学子悄声怒骂:
“这个张尚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徒有虚名,竟然沽名钓誉到当今陛下面前!”
“他写的论策是什么东西?简直有辱斯文,富国策,竟要奢靡成风?奢靡成风了,国还能富?天底下哪有这般道理?”
另一个学子叹口气:“是啊,是啊,还是什么金石火药,可定乾坤?神叨叨的,说的什么玩意儿?”
“谁说他是什么苏杭第一大才子,这完全就是一个智障!策论写的那么长,有一条能用吗?又臭又长!”
“……”
官员们自然也是听到了考生们的议论,他们心中同样也是十分疑惑。
房玄龄作为这一次科考的主考官,出了张尚这么大一个事儿,魏征、杜如晦等同僚早早就围了上来询问情况。
魏征直来直去,开口便问出心中疑惑:
“老房,这张尚是怎么回事啊?苏杭第一才子,今日论策为何写的如此不堪?”
杜如晦连连点头:“而且还长!”
“是啊,房相,到底怎么回事?”
“说说吧?”
房玄龄面对诸多同僚的质问,一个头两个大,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
这完全就是不合理啊,张尚作为苏杭第一才子,一步步科考才能面见陛下,之前的论策都还挺正常的,最后的论策张尚还主动要求加纸。
当时看他那奋笔疾书的模样,完全就是一副文思如泉涌的状态。
自己还想着欣赏一下他精彩绝伦的论策呢。
只是陛下一时兴起,要来一个当堂殿试,自己都还不知道那论策内容竟然如此不堪入目,狗屁不通。早知道是这样,张尚的论策肯定会被自己扣下啊!
又岂敢让陛下看到这些?
房玄龄脑子一团浆糊,怎么都想不明白张尚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感觉这事儿不对劲。
也不管同僚的七嘴八舌的质问,只是嘴上喃喃道:
“不合理,不合理啊……”
御书房内。
只见一份考卷,哪怕是三张案桌并列,也还是掉落在地上了好长一节。
还是张尚的论策考卷。
李二此时眉头紧锁,围着这份策论转了将近半个时辰,但还是一点头绪一点门道都没有看出来。
这论策生涩难懂,不管自己怎么细细品味,仔细品读,依旧没有发现任何出彩之色。尤其是最后的卷宗,贞观年间蝗灾数不胜数,旱灾数不胜数,洪灾数不胜数,解决之法他居然写了个‘篇幅有限,改日详谈’。
看见这话李二就火大。自己打生下来开始,都没见过这么狂的读书人啊!
最后李二揉了揉已经看花了的眼睛:
“难道,是朕想多了?他并没有什么不出世的才华?这些,真的只是哗众取宠?”
随即李二又瞥了一眼论策轻声道:“先将他收押,先不要流放。一月后再说。”
旁边的老太监笑着点头:“是,陛下。”
话音刚落。
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的声,只见斥候急匆匆的赶来,高举手中信件,尖声喊道:
“陛下,边关急报!”
“念!”
“十月七,边疆暴雪,军队受阻……”
边疆暴雪!
军队受阻?
暴雪?
“什么!你再说一遍!”
李世民猛然站起身来,惊吼一声:“再说一遍!”
斥候惊恐的大吼:“边疆忽然天降暴雪,大军受阻,寸步难行。”
“暴雪?真的暴雪……你确定是暴雪吗?”
“是暴雪!一日之内,冻死十余人!”
嘶——
李二猛然瞳孔一缩,‘哗啦’一声,颤抖着抄起了张尚的试卷:
“对敌之策:边疆暴雪,唐军必败。诱敌深入,围点打援……”
“嘶——”
“边疆暴雪,边疆暴雪,边疆暴雪啊!”
竟然被他说中了?边疆暴雪,唐军必败,这还没到明日,便已经开始应验了吗?
那接下来,岂不是,岂不是——唐军必败?
李二想及此处,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尖叫一声:
“摆驾!天牢!”
“快!”
“快点!”
“是!”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