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邸也没用多久,小黄门就带着皇帝对董卓的册封到来。甚至在知晓董卓治军有方。所率领的大军自从来到洛阳之后,与洛阳百姓秋毫无犯。甚至在前段时间洛阳混乱之时。派出手中大军帮助百姓排忧解难。因此得到整个洛阳百姓的拥戴。所以为了让所有洛阳百姓都知晓。皇帝陛下对董卓的嘉奖。一路上还敲锣打鼓。弄得整个洛阳人尽皆知。
洛阳百姓听闻此次是由皇帝陛下对董卓大人的嘉奖。自然跟在小黄门身后。也打算前往目睹一下天将军的真容。
所以也就造成了董卓的几个部将打开大门准备迎接小黄门,却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震惊的无以复加。
“快看,开门了,开门了。”
“听说董卓大人长的威武不凡。也不知道这次我们能不能见到董卓大人的真容。”
“董卓大人可是从微末之中崛起的能臣猛将。更是上天怜惜我等,特意降下来的神将。若能一睹董卓大人真容,老朽死而无憾也。”
“谁说不是呢?咱们大汉能臣猛将众多,然而只有董卓大人的部下才会对待咱们这些百姓像对待亲人一般。或许只有上天降下的董卓大人,这个天将军。才会怜惜我们这些蚁民。”
………………
门外百姓所说的话,让站在门内的董卓和站在他身后的所有大将都听在耳中。董卓意味深长的回头看了看神色各异的众将。却并没有说话而是转头向小黄门迎去。
众将看着董卓走后,都相互对视了一眼,也明白为何董卓来到洛阳之后。既不纵兵劫掠,也不仗势欺人。反而在军队之中严厉整治军纪。甚至在军队中说出了,若让百姓厌恶,那么他董卓就会亲自出手,将被百姓厌恶的军士坑杀。
此时的众将心有余悸之余,也突然感觉如果成为一个让百姓爱戴的将军,或许也不错。
董卓府邸中门大开,然而小黄门确实见过董卓的威严。没有得到董卓的亲自允许,可不敢进入。此时正呆呆的站在大门之外,领着百姓默默的等待。
终于所有人都看到从中门中走出一个威武的身影。小黄文一眼就认出了这就是董卓。
“奴婢见过台乡侯,今日,奴婢奉陛下旨意,前来宣旨。”
董卓听后做势便要下跪,毕竟现在这么多眼睛看着自己也不好坏了规矩。
然而看着董卓的动作,小黄门却是惊慌万分。连忙伸手将董卓扶住不让董卓跪下。并且高声的说道。
“侯爷不必如此。陛下曾经再三嘱咐,侯爷有大功于大汉,一切旨意站听即可。”
董卓原本就不想下跪,如今小黄门这么一说。自己便名正言顺地站起了身。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多谢陛下之恩典。”
门外所有的百姓见到董卓不用下跪听旨,有容与焉之时也有一些敬仰。毕竟在整个大汉朝。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站听圣旨的。
小黄门也不敢让董卓久等,在董卓站好之后连忙拿出一块黄帛,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对董卓的赞誉和封赏。
见到小黄门拿出圣旨,其他的人可没有董卓的待遇。连忙屈膝跪下,并且高呼万年。
…………………………
董卓接过圣旨。甚至上所有对自己的赞誉与嘉奖。整合自己所拟定的名单一模一样,甚至其中还给了自己见皇不拜,持器上朝的资格。
所以也从今日起。自己董卓便是整个大汉朝的相国,也是,总领整个汉朝兵马的大将军。因为汉朝非国娃而不得封王,所以最后还将自己台乡侯改封为镇国候。
与此同时,所有的百姓都听到了皇帝对董卓的册封。这时候圣旨以下一切都已成定局。所以都纷纷的转头对着董卓下跪高呼到。
“大汉万年,陛下万年,镇国侯与国同休。”
董卓,听后哈哈大笑。心中更是有些期待明日早朝,朝堂之中的文武百官对自己躬身下拜的场景。
“哈哈,今日乃是我董卓大喜。诸位父老乡亲来此。我董卓自然不会失礼,待我让军士在这长街之上,摆下流水大宴。与诸位父老乡亲同乐。”
董卓知道未来的自己可能会被很多人污蔑。所以打算也趁此机会。让整个洛阳的百姓都知道自己董卓是个怎么样的人。将他们的民心彻底的抓在自己手中。同时也方便自己在清理了朝堂之后,让所有洛阳周边的百姓种植新的高产农作物做准备。毕竟在自己手中还握有高产种子,而这些种子可都需要洛阳的百姓将他们变成粮食。
董卓的命令下去没有多久。整个洛阳所有大营都开始出动,在为董卓摆流水宴的同时,对整个洛阳监控和防御也更加的深厚。甚至因为与百姓之间的关系融洽。现在整个洛阳在董卓眼中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秘密。
摆流水宴,所耗费的物资众多。但是董卓和所有的军人一点都不担心,因为现在整个洛阳都在董卓的手中。汉灵帝刘宏和十常侍的遗产同样也在董卓手里。也正是因为如此董卓才有这个能耐,在整个洛阳摆下流水宴。
流水宴的热闹,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