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五六千斤的红薯!
一年两熟!
若真能一年两熟,亩产将达到一万斤以上啊。
这是什么概念?
秦始皇激动极了,说话也不利索了。
“阿欢,快,有什么办法你快说。”
还不知道成不成呢,那么激动做什么,叶欢无声自语,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些,说。
“就是搭大棚嘛。”
“哦,确切地说,先在每垄田边用竹子搭一个棚子,待到大寒时节,特别是下雪的时候,在棚子上覆一层麻布,有麻布遮挡,棚内温暖很多。”
“若觉得这样还不够,可以在棚内烧几个炭盆,温度多少会上升一些,红薯不至于冻死。”
一开始叶欢本想说,搭大棚,转念一想,这个时代没有薄膜,没办法搭现代意义上的大棚,只好因地制宜,说了这么一番话。
搭棚子?秦始皇凝神思考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王翦说。
“是否赶在冻土之前搭棚?”
“真的能让土地回暖吗?”
现代是可以的,搭大棚通暖气,让天寒地冻的北方也能吃上新鲜的瓜果,但以现在的条件,我心里还真没底,叶欢无声自语,谨慎地说。
“有大棚遮档风雪,肯定温暖很多,但是否能达到让红薯生长的程度,还得实地试验才知。”
他可不敢打包票,农是基本,容不得任何浮夸,必须实事求是。
王翦还想说什么,秦始皇开口了。
“可有人试过,可行?”
叶欢苦笑,说。
“有,不过……”
秦始皇动容了,上身微倾,说。
“在哪里试过可行?”
“若真可行,每年多一季粮食,国力必然大增,又怎么会被我大秦灭了呢?”
每亩多产一石粮食,就能多养活一人,多熟一季粮食,人口翻一倍不在话下,秦始皇哪能不动容?
叶欢尴尬了,这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再说下去,他是穿越者的身份要穿帮了。
急中生智,叶欢说。
“不是在六国之中任何一国试验,若六国之中有人知晓这个办法,陛下再英明神武,灭六国也不是那么容易吧?”
不是在六国之中任何一国试验!
你还说你不是神仙,不是神仙,怎会不在我大秦和六国之中任何一国试验,而又肯定有人试验过,确定可行?
既然别人行,朕也行,秦始皇胸中霸气陡生,中气十足地说。
“那就试试。”
王翦跟随他日久,哪会不明白他的心意,说。
“请阿欢说说怎么操作,老夫……我好让府中奴仆选一块良田试验。”
叶欢摊手说。
“我这里没有笔墨,没办法画给你们看。”
秦始皇语气带笑地说。
“来,我们到外面去。”
叶欢一下子醒悟,外面是沙地,可以画在地上嘛。
三人一齐起身走到门外,围成一圈蹲在地上,叶欢捡一根树枝,在地上比划,说。
“竹子用细竹,大竹片成片也可以,棚子的高度没有定势,半丈也可以,两丈也可以,看农作物的高度,然后这样搭。”
秦始皇和王翦看得认真,秦始皇思维敏捷,边看边问。
“可以搭两丈,岂不是树木也能搭大棚?”
“这是这棚子叫大棚之意吗?”
一丈三米,半丈五十公分,两丈六米,在现代,六米的大棚,大多用不锈钢和玻璃建成,在大秦,那是想也不用想了。
叶欢点头,说。
“最好上面覆一层透明又能遮风的……物事,大秦没有,用麻布代替是差了一些,聊胜于无吧。”
“麻布不能透进日光,只能晚上遮,清早要收起来。”
没有光合作用,农作物无法生长,这样是麻烦一点,但没有塑料薄膜,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搭大棚的本意不是为了让田地回暖,冬天能耕种吗?王翦问。
“不能一直遮吗?可以遮风挡雪。”
叶欢摇头,说。
“用麻布不能,一直遮,红薯会死。”
秦始皇说。
“先试验两千亩,一千亩良田,一千亩贫瘠之地。”
两千亩,这么大手笔!叶欢吓了一跳。
三人先后起身回兰芝阁坐下。
你既然不肯承认是神仙,那我就尊你为先生吧,秦始皇说。
“若此计可行,再重谢先生。”
我这就成先生了?叶欢高兴极了,说。
“不客气,哈哈哈。”
你们花一百五十万枚半两买下要烂在地窖的土豆红薯,我承你们的情,告诉你们一个现代常用的方法,算是赠品,叶欢无声自语,笑得极是欢畅,提壶把三人面前的酒杯满上,说。
“预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