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前,十九路诸侯联军共同起兵,数十万大军抵达关下。
关上只见敌军密密麻麻的向着虎牢关涌来。
诸侯联军兵临虎牢关下,阵容强大,士气高涨。
“呜~”
十九路联军之号角同时响起,响声冲天,久久不曾散去。
“咚咚咚~”
“锵锵~”
“杀!杀!杀!”
继号角声之后,战鼓大噪,兵械敲击声与喊杀声也同时响起。
高涨的士气宣泄着他们心中的热血与激情。
见关下诸侯联军来势汹汹,董卓不敢有丝毫懈怠,当即指挥守关将士借助虎牢关之险要地形展开守卫,据守关隘,不再迎战。
董卓以及麾下龟缩关内,为破虎牢关,诸侯也只能是采取强攻的方式拿下虎牢关。
诸侯分别派出一队人马,从不同位置攻城。
有的扛着云梯来至关下,竖起云梯准备直接封上关去。
有的则是强行装门,打算以蛮力破开虎牢关的大门。
而虎牢关上的守卫见敌军强行攻城,也并没有闲着,拿起弓箭,居高临下,一发接一发。
“嗖嗖嗖~”
箭如雨下,破空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虽有不少兵甲在冲杀途中身中羽箭而倒下,但终究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镇压他们高涨的士气与满腔热血。
“杀~啊~”
一番攻击下来,第二队人马便又嘶吼着向前冲杀。
借助联军人多势众的优势,采取车轮战的策略,轮番攻关,使得守关将士有些应接不暇。
置身热血澎湃的军营里,年幼的小皇帝刘协也被激起了满腔热血。
加上对董卓的愤恨,小皇帝就顾不得天子威仪了,直接冲到阵前,奶声奶气的叫骂道:“朕要攻破虎牢关,亲手诛了那董卓老贼!”
天子开口,金口玉言,又岂能朝令夕改?
且天子的步伐,谁人阻拦,岂不是抗旨?
诸侯虽位高权重,却没有人担当的起这个罪名。
因此,刘协的步伐无人阻拦,唯有潘凤、袁绍守护在他的左右两侧。
别看小皇帝叫嚷的厉害,但关下此时正是箭如雨下的时候。
他尚且年幼不说,又是生长在皇宫大内,何曾见过战场厮杀?
阵前,自然是没有联军将士那般果干。
看着一只只箭矢落下脚下,听到一道道破空声传来,小皇帝的脚步也随之踟蹰了。
关下,有小皇帝叫嚷着要杀自己,又有诸侯联军踊跃攻关,虽有天险为障,也难以守关。
这些天来,董卓丢了孙女儿又折了大将,眼见虎牢关又即将不保,懊恼不已。
看着关下踊跃攻城的一对对兵马,董卓瞳孔微微收缩,脸上浮现出些许怒气来。
“主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啊,还请主公暂会洛阳,再做打算。”
与董卓一同赶来的李儒、樊稠、张济等人见形势不妙,董卓却仍是有心据守关隘,不忍弃关而去,故而一同进言道。
董卓听了,微微点头,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心中有了这个念想,自然便生了弃关先回洛阳的想法。
但就这么丢下虎牢关,不再抵抗肯定不行。
毕竟,虎牢关为战略重地,一旦丢了洛阳也很难保全。
念及此处,董卓道:“虎牢关可是洛阳的天然屏障啊!”
“如果弃关而逃,回到洛阳又能如何?”
“樊稠,你留下暂守关隘,李儒、张济随我回洛阳,待我回去便立即调兵前来相助。”
听到董卓的这道命令,樊稠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在这种逆风局里留下守关,万一支援不能及时到达,那可就是送命的事了。
不等樊稠反对,董卓已经带着李儒、张济准备走下虎牢关的城墙,打算直奔洛阳了。
万般无奈之下,樊稠也只得硬着头皮坚守虎牢关了。
董卓离去,虎牢关不论是守卫兵力还是防卫所需的箭矢等军需物品,都已经急剧短缺,攻击力也越来越低。
桐油、点燃的箭矢、垒石、滚木……
凡攻城能够用的上的东西,樊稠可谓是不择手段的坚守。
而虎牢关前,狼烟遍地,烽火连天。
鲜血将关前的地面印染成了血红色,尸横遍地,满目疮痍。
几番轮攻下来,联军虽死伤不少,可对于几十万大军来说,不过是毛毛细雨,根本无法伤及根本。
关上的守军可就有所不同了,本就兵力不足,再加上折损了不少人,已经明显的出现了力不从心的表现。
见虎牢关守军的防卫已经有气无力,进入了困乏状态,袁绍看向潘凤,道:“武安侯,虎牢关兵力、物资已经不足,援兵未到,我们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一鼓作气,发起总攻,一举攻破虎牢关?”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