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诸葛亮当了书童,他的书童小逸为他鸣不平:“先生,这袁熙也太可恶了。”
——此话怎讲?
小逸愤愤不平:“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袁熙却只让你当个书童!”
诸葛亮不以为然:“怎么?书童有什么不好?你看不起书童这个职位?”
书童小逸低头看看自己:“这个……倒也不是。书童这个职务自然是天下最光荣的职业,但是,先生你成了那个袁熙的书童,我就成了书童的书童。这样的话,我的身份岂不是太低了。”
原来,小逸是在为他自己鸣不平。
诸葛卧龙谆谆教导:“小逸呀!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你且忍一忍,不久我就能当上军师。”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诸葛亮匆忙离开:“不说了,我要去见主公了。你就先回南阳看家护院吧。等我成为军师之后,一定不会忘了你,一定会先去找你炫耀!”
书童小逸:“……”
茅庐内,袁熙正在优哉游哉地喝着枸杞,他的桌上放着一张由邺城传来的文书。
——诸葛书童,来的正好,父亲让我救援邺城,你怎么看?
诸葛卧龙小心翼翼地拿起桌上的文书,仔细端详,没过多长时间就有了韬略:“主公,无需烦心!我们不如来个围魏救赵。”
袁熙放下手中的杯子:“曹贼有七十万大军,而且两年前在官渡打败我父王,士气正盛。围魏救赵倒是不错。具体怎么操作?”
诸葛卧龙侃侃而谈:“我们可以联合荆州刘表,直击曹贼的老巢许昌。”
枸杞水喝完后,袁熙又漫不经心地泡了一杯,继续喝了起来。
——不可!刘表此人谨小慎微,得失心太重,意志不坚定,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这种人不可靠。官渡之时,父王联络过他,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见自己的计谋被否定,诸葛卧龙有些失望:“可是,这是目前唯一可行之策。”
袁熙思考了几分钟,大手一拍:“有了,诸葛书童,我们马上出征。”
诸葛卧龙一头雾水:“主公,你要与那曹贼决一死战?”
袁熙没有理会诸葛亮的疑问,直接走出了茅庐,召集起众将。
玄甲骑训练有素,有一套令行禁止的旗语,因此,很快被召集起来。
袁熙站在高台上,开始誓师:“将士们,曹贼无耻,挟天子以令忠良,祸乱朝纲,致使天下生灵涂炭。”
“而今,又假借天子之令,攻打冀州王袁绍。袁绍是什么人啊,是我袁熙的父亲,大汉的忠臣良将。”
“我们岂能坐视不理。现在,我带两万兵马出征,与曹贼决一死战!另外一万人驻守平原,等我凯旋归来。”
一刻钟后,大军出发了。
诸葛卧龙懵逼了,他从未见过如此草率的誓师:“主公……我们这就出征了?”
——对啊!既然去救助父王,我们就要抓紧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可是,粮草呢?辎重呢?行军策略呢?你这样犹如儿戏!
袁熙轻笑:“我玄甲军的钛合金盔甲比普通骑兵先进好几个层次,这些东西根本不需要。”
说完,袁熙没在理会在风中凌乱的诸葛亮,直接领着军队,向着西南方疾驰。
诸葛卧龙马上跟了过去,却越走越迷茫:“主公,我们不是要去打曹军吗?方向不对啊!曹军明明在西北!”
袁熙装傻充愣:“可能是我迷方向了吧。要不我们换路?”
审配无语:“迷方向?路痴?你还是不是将军!”
昏庸!
此时,诸葛卧龙对袁熙的观感持续下降:袁家果然是烂泥扶不上墙,自己辛辛苦苦,死皮赖脸找到的主公竟然是个这样的庸主。
只是,袁熙嘴上说着要换路,却没有任何想要去战场的意思。
诸葛卧龙怒了:“主公,你不是要带着我们与曹军一决雌雄吗?现在怎么能避而不战?”
袁熙轻笑,细小的眯眯眼挤成了一条缝:“曹军押送粮草的民夫应该也算曹军吧!”
看着袁熙玩世不恭的样子,再看看他们行进的方向,诸葛亮懂了:袁熙要去殷曲劫粮。
诸葛卧龙讪笑:“呵呵呵……主公行事奇诡,总是这么出人意料。”
——诸葛书童啊!你总算理解我了,我们之所以没带粮草,那是因为敌人有啊!
诸葛卧龙欣喜:“主公高明!曹贼万万也想不到会有人绕到他背后劫粮。曹军本就缺粮,一旦粮草被劫,军心一定不稳,我们就有机会了。”
听到诸葛亮的夸奖,袁熙假惺惺谦虚:“少见多怪,正常发挥而已。你现在知道我为何不去围魏救赵了吧!一是因为刘表不可靠,二是因为许昌防御完备。与此相比,运送粮草的殷曲反而是最空虚的。”
诸葛亮感慨:“是啊,曹贼万万也想不到,七十万大军羽翼下的后方粮道会被袭。”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