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初一。
长安城,蓝田县。
这里有一座村落,三面环山,占地千亩。
一个少年盘坐在村落最中心的宫殿里,正在巴巴的等着他的午餐。
他就是村子的主人,李锦年。
三年前穿越到这里后,他通过努力,把这里建设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当然也离不开他系统的帮助,每天只需要签到,就可以获得很多神奇的物品。
“黄大,今天午饭吃什么?”李锦年问道。
“报告主人,村里又有头牛不行了,咱们今天吃孜然牛肉、爆辣牛肚和红烧牛腰。”李锦年身后站着两名身高近三米的壮汉,像极了传说中的巨人。
头戴黄巾,神武不凡,正是传说中的黄巾力士。
签到送的,连着送了四个,特别好用。
“也是,天这么热,牛容易中暑,为了它好,咱们还是把它吃了吧。”李锦年悠哉道。
唐朝擅自宰杀耕牛犯法,但李锦年显然没有法律意识。
“黄二,帮我去催催后厨,我今天不晓得为啥子这么饿。”他揉着肚子吩咐道。
“是!”
“黄大,今年杂交水稻优九百长势咋样,有破千的可能吗?”李锦年边等午饭,边问起村里的收成。
亩产破千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唐朝的农作物亩产普遍在二三百斤,而杂交水稻优九百能亩产破九百公斤,甚至能在长势好的时候破千。
一千公斤,两千斤,是唐朝原生农作物的近七倍。
在农耕时代,简直是妥妥的神器!
不过也对,这毕竟是签到送的,后世袁稻圣的最新研究成果。
不强才没道理。
“报告主人,刚才有几个村民代表想见主人,应该就是要说优九百的事。”
“那你赶紧把他们叫过来,让我问问今年的收成。”
“是!”
黄大走出殿门,片刻后带来几名农夫装扮的中年人。
“拜见大人!”几名农夫一见李锦年立刻跪下行大礼。
“停停停,说了不让你们跪,我就是个村长,还不是皇帝老子,跪早了。你们作揖就行,怎么不听呢?非要折我寿?”李锦年摆摆手,他从现代穿越过去,不太习惯这一套。
“大人,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就是当今皇上来了,也赶不上您啊!”
“是啊大人,您就接受吧。”
“您受得起!”
几个村民轮番劝道。
李锦年只是摆摆手:“你们几个是今年的村民代表,来说说上半年的收成吧。”
“红薯、玉米、土豆、花生各种了五十亩,长势不错。”
“优九百种了一百亩,今年亩产应该还能破千。”
“辣椒、洋葱、番茄各种了十亩。”
“我们的人已经开始去蓝田县和周边万年县,开始去推广辣椒和番茄了,相信很快就会打开渠道。”
“其余一些水果,还没来得及统计收成长势,但是之前咱们这里卖的西瓜、香蕉、葵花子,得到了很多的好评!供不应求!”
“大人您真的是天神下凡啊!”
“大人,是啊,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水果,还能在北方种出水稻,还能有这么高的产量!您就是神仙!”
村民们汇报完毕,又开始狂拍李锦年马屁。
不过他们说的倒也没错,李锦年带来的许多作物种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上天送给他们的礼物。
所以他们一直把李锦年当成神仙一样的人物。
“现在朝廷局势安定,也没有天灾人祸,能保持这个收成,也在情理之中。”李锦年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以后就不好说了。”他在心里又补了一句。
三年的时间,靠着签到系统,和他自身的努力,终于建设出了一座富强安定的桃源村,让他颇具成就感。
说话间,李锦年的午餐已经端了上来。
除了黄大说的那三样菜以外,还有一盘切好的西瓜,一瓶李锦年亲自酿制的桃花酿。
那三位村民看李锦年到了用餐时间,也就准备告退。
“大人,您慢用,我们先行告退……”
“等等!”李锦年放下筷子,喊住他们。
“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
“你们刚才说,在你们心里,就是当今皇上,也赶不上我,此话当真?”李锦年问道。
“当真!虽然您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也还过得去,但比起现在在桃源村的生活,却是差了太远。在我们心里,您的恩情,比那远在长安的皇上更重!”几位村民代表诚恳道。
“而且不止我们几个这么想,村里其他村民也这样想!”一位村民补充道。
李锦年满意的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一千民兵的训练,要继续下去,等来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