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 不过是华夏的一部分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埃及现在正在收看叶欢节目的人,根本就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古埃及竟然曾经是华夏的一部分,这怎么可能?

这简直是荒谬、荒唐。

“这个华夏人到底在说什么,这不可能!”

“可是你看他所说的东西,都有理有据的。”

“我们有看不懂!你是不是在忽悠我们!”

事实就摆在了大家的面前。

之前的观众就是从叶欢第一次直播,讲解《山海经》的时候认识的。

大家都认为叶欢对这方面肯定是研究了很久。

现在叶欢所说的这些,大家很快就能够接受了。

叶欢朗声说道:“根据《穆天子传》里面的记载:

穆王13年到17年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

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

这个昆仑丘我们现在都知道是金字塔。

《竹书纪年》曰:“穆王十七年,王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昭宫。”

《穆天子传》曰: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

“这就是当年周穆王去看西王母的过程。”

“他是根据古人的所记载的路线,去到了古埃及。”

“并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开荒去的。”

“因为在更久远的时候,古埃及就是我们华夏的其中一部分。”

要知道,周穆王是周朝的王。

比周朝更加遥远的时期吗?

那不是只有那个只存在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吗?

还是说更加久远的时期。

“翻译过来就是:

西周英俊的帝王穆王坐着八匹马拉的车子,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沿着渭水向东前进。

到了盟津,渡过黄河,然后,沿太行山西麓间北挺进,直达阴山脚下,转而长途西行,到了昆仑山。

又向西走了几千里,到达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即西王母之国。

西王母梳着蓬松的发型,穿着下垂的豹尾式的服装,在瑶池盛宴款穆王。

穆王赏赐给西王母大批中原特产和锦绸美绢,西王母回馈王各种当地的奇珍异宝。

所以在女法老的木乃伊中才会发现我们华夏独有的丝绸!”

叶欢扭头示意陈冰冰。

陈冰冰已经是听的痴迷了。

没想到古埃及竟然是我们老祖宗去过的地方。

甚至在更加久远的时期,在周朝之前,古埃及是属于我们的!

陈冰冰完全沉浸在了叶欢的解说当中。

“啊?哦哦哦,我知道了。”陈冰冰的耳麦中传来了同事的提醒。

这时候陈冰冰才反应了过来。

她放出来了一些的图片。

图片上面,是古埃及出土的一个玻璃项链。

下面的则是我们华夏的玻璃项链。

两个不管是从颜色还是风格上面看上去,都非常的类似。

就算是瞎子都能够看出来,这两有关系。

还有就是两地出土的蜻蜓眼。

具有一样的花纹和样式。

“你们知道蜻蜓眼是干什么用的吗?”

“这在当年可是最顶级的宝物之一,可当做是定情信物。”

“谁能够用得起这样贵重的定情信物?”

“当然只有一国之君了。”

所以当年很有可能,周穆王想跟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到当时所记载的古埃及。

并且在古埃及见到了当时古书上面所到的西王母。

也就是当时的古埃及女法老。

两人就这样的坠入了爱河!

为什么西王母的形象在后来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在这之前,西王母的形象都是描述的如同一种野兽一般。

我们从《山海经》里面就可以得知。

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可是为什么后来的人将西王母改成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形象。

我们现在说到西王母,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西游记》里面所展示的那个。

凤仪天下、高贵气质的王母娘娘。

而不是那个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的西王母。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转变。

原因是因为周穆王!

周穆王和西王母彻底的爱上了对方。

《穆天子传》又载:“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路悠远,间杂着陡峭的山川。有生之年,你还会再来看我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