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方远在灯光下,不停忙碌。
“咦,这个题目不错!”
“嗯,这个得用上!”
“这题也行,先记上吧!”
和唐正国做出了保证之后,方远就回到房间开始准备出题了。
他疯狂的搜索着脑子里的记忆,速度很快,效率极高。
而且,方远的目标已经不单单局限在之前那个世界里,往年的高考题目上了。
很多名校招生题目和一些各式各样的刁钻考题,也在他回忆的范畴内。
他把网撒的很大,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把题目出好,也给学生们留下一个难忘的体验。
……
次日,一群人刚刚起床,洗漱完后就来到了大厅里。
一群人互相打着招呼。
“唐院士。”
“嗯,都来了?”
“都来了。”
“呃,方教授还没呢?”
“他题出得怎么样了?”
“不知道,我们也不好去打搅他。”
“过两天就是截止日期了,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把第一版数学卷子定下来,不然就来不及了,找人叫一下张教授。”
“好,我马上过去吧。”
这时,方远终于从外面进来了。
唐正国看过去,笑着说道:“正要让人叫你呢,怎么样了?”
方远点点头,“差不多搞定了。”
“题目难度怎么样?”唐正国立即感兴趣地凑上来。
这次的数学卷子,他虽然是数学组的其中一个负责人,但说实话,他擅长的专业领域确实不是高中的代数几何出题。
相反,方远才是这个领域的人才。
此时,其他人也都围了上来。
方远也不拘束,直接将东西递给众人。
很快,投影仪上就出现了方远整理出来的考试题目。
众人眼神一凝,从第一道题开始自上往下依次看。
结果,刚看到第一题的时候,所有数学组的老师就都愣了一下。
“这……”
“汗!”
“啊?这题……”
“这是什么鬼啊?真是给学生做的?”
“我没记错的话,我们出的是数学题吧!”
第一题:《九章算注》中有这样的记载:“邪解立方有两堑堵,邪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意思是说:把一块立方体沿斜线分成相同的两块,这两块叫做堑堵,再把一块堑堵沿斜线分成两块,大的叫阳马,小的叫鳖臑,两者体积比为……
光是第一题,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这个字怎么读来着?”
“第一个我记得是鳖,第二个我就不知道了。”
没办法,大家都是搞数学的,这样的偏僻字还真有很多人不认识。
别说他们了,就连专门搞这个的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都不一定知道。
这……太踏马的冷门了。
“这样真的好吗?”
有人不禁提出了疑问。
唐正国和他们不一样,反而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怎么不可以?这也是数学题啊,要是连题目都不认识,这些学生的积累也太差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一群人诡异的看向方远和唐正国。
“你们两个是魔鬼吧!”
就在这时候,一个女老师又看向了第二道题目,连忙站了出来说道。
“不对啊,这题不是高中题目啊!”
“这是大学才会接触的高等数学公式吧?而且用到的还是大二以后要学的公式,怎么还有微积分啊?”
“这题不行啊!”
女老师一边说,一边刷刷的在旁边一个题板上开始解题,每个老师的出题和最后要上试卷的题目都会有这么一个众人集体的推演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找漏洞,分析题目的合理性和难易度。
这题目对女老师来说也不算难,所以两三分钟就完成了。但是一看解题过程,运用到的公式至少有两个都绝对不会是高中课本上的东西。
放下笔,那女老师一脸汗颜的说道:“这根本不是高中生能解开的!”
唐正国仔细看了看题目,然后望向方远:“小方?”
方远笑了笑,指着黑板:“我这上面的题,都是可以通过高中数学课本知识解答的,没有一道超出这个范围。”
“这道题看上去很难,我看这位老师刚刚解题时用了不少公式,还有高等数学的,但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方远拿起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如果解题思路调整好,不被题目蒙蔽,其实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从这里切入,把这个设定带入回去,看,这样就简化了很多,再通过这个计算,这样,这样……”最后一落笔,答案就出来了,挺容易的。”
当然,方远还有一点没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