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五章 三叔定亲,市里买房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按说这俩女孩有着初中学历,长得也还不错,找个对象应该不是啥难事。

关键是俩姑娘的眼光太高了!总想着城里人,如果找个农村的,对方最低也要高中生,还要俩人都看中才行。

在八十年代,城市户口还是很吃香的。

一般城市户口的青年,要是找个农村户口的,估计家里父母绝对不会同意。

而当时在农村,高中学历的小伙子本来就很少,还是同村的两个高中生,还要俩人都能相中的,这就很扯淡了!

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一拖就拖到快30岁了!

九十年代的农村,除了寡妇和残疾以外,哪有到了这个年龄还不结婚的姑娘?

两家人忙着给俩人找对象,而俩女孩也真的着急了,条件是一降再降!

这一天,打听到这俩女孩情况的姥姥,托人来这两家提亲;媒人介绍了长生二舅和三舅的情况后,俩个姑娘决定见上一面,因为实在是拖不起了!

所以说,有时候不得不相信命运的安排,俩大小伙子和俩大姑娘不知怎的,还就对上了眼。

见过几次面后,亲事就这样定下来了,而且决定明年五一俩人同时举行婚礼。

弟兄俩要娶姊妹俩的事,在当时传遍了四里八乡。长生知道后,还经常和俩舅舅开玩笑,说俩舅舅是俩蛤蟆吃了俩天鹅肉,二个舅舅也不生气,只是呵呵的笑。

长生把舅母接回来后,因为家里的饭店还要等他去炒菜,于是连俩舅舅的婚礼也没来得及参加,独自一人开车回来饭店。

俩舅舅结婚的第二天早上,长生打电话问了问店铺销售的情况。

因为昨天是五一,事业单位和厂矿企业都放了一天假,市场和店铺里挤满了买衣服的人。晚上结算的时候把严芳下了一跳:这一天批发加上零售,卖了二十多万!

幸好长生有先见之明,提前从服装厂里抽调了几个女孩去帮忙,即使这样,十几个人忙的中午都没顾得上吃饭。

当天晚上,长生下班后回到家里,终于听到了一个特大喜讯:老妈告诉长生,三叔的亲事定下来了,结婚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五,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

长生听后,高兴的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三叔终于要结婚了,前世的遗憾又少了一个!

激动之余,拿着吉它回到饭店餐厅里,自弹自唱了一个多小时。

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一大群人,连看录像的年轻人都不看了,专门出来听长生唱歌。由此可见,这一世的长生小曲唱的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二舅和三舅终于忙完了婚事回到了饭店里,长生再次卸下了大厨的重任,恢复了自由之身。

回到了市里后,长生开始打听附近那里有卖房子的。三天之后,打听到了有个大院子想出售。

长生去看了看,发现院子就在市场附近,离市场只有不到三百米,上下班很是方便。

打电话约了房东看完房子,发现院子的总面积接近一千五百平方,建筑面积也有八百多平米;俩人谈了半天后,长生花了十二万把这处临街的院子买了下来。

俩人去房管局办理了过户手续,来到隔壁银行,把房款转到了房主的账户里。

拿到了大院的钥匙后,长生打开院门,参观起这处在市里购买的第一套房产。

院子坐北朝南,临街是一处高大的围墙;里面五间二层的小楼占了四百多平米;院子中间有颗几百年树龄的银杏树,茂盛的枝叶几乎把整个院子都遮盖了起来,使得一千多平米的院子很是凉爽。

因为长生知道,到了2015年的时候,除了这颗古老的银杏树以外,所有的建筑全部被拆除了,这片地方成了小区的公园。

据说当时开发商付出了三千多万的代价后,房东才勉强答应的。要不是现在房东做生意赔了钱,估计这个价格他是不会出售的。

长生接手后,并没有把房子拆了重建,只是让大舅子王海派了队装修工人,把房子重修装修了一遍。

一个多月后,装修完后的二层小楼变得焕然一新。

院子里楼房的外墙粉刷了一遍米黄色的涂料,二楼的房顶重新做了防水处理,房顶四周安了一圈不锈钢栏杆,上面修建了一个带着小木屋和凉亭的花园。

一楼中间的房子是一个大客厅,地板上贴了米白色的瓷砖;顶棚重新换了石膏板的吊顶,下面按了一个工艺吊灯,打开灯后,大厅里充满了明亮微黄色的光芒,给人一种家的温馨。

大厅的北墙下,放了一组专门定做的电视柜,上面摆放着一台34的大彩电;大厅中间摆放着一组真皮沙发,沙发前面是一个实木茶几,上面放着一套古色古香的茶具。

客厅东边的两间,一间改造成了厨房加餐厅,另一间是带卫生间的客房;西边的两间,一间是带有休息室和卫生间的办公室,另一间做了防水处理后,改建成了一个小型的室内游泳池。

游泳池里的水用的是电加热,还带有温度计,可以使游泳池里的水加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