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20章:大明到底有没有钱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20章:大明到底有没有钱

这帮大臣知道了朱由校的雷霆手段之后,一个个都老实了,这一条废除军籍,匠籍,贱籍的议案就这样开始下发了。

朱由校顿了顿开始说第二件事,说之前朱由校拿出了甘薯。

“各位爱卿,有谁知道这是何物?”

大殿之中的所有大臣都仔细打量了一圈,然后异口同声说道

“臣等不识?”

徐光启上前上前对答说道:“陛下,这是甘薯!”

朱由校点了点头,“分发下去让众位爱卿尝一尝!”

“是!”

朱由校身边的几个太监拿着已经蒸熟的甘薯开始分发下去,每个大臣手里都有一个。

这些大臣收到手里面还有余温的甘薯都有些发懵,这怎么还是热的。

朱由校继续说道:“徐光启,你去叫他们怎么吃!”

“是!”徐光启作为新任的工部尚书,好多人都还不认识他。

但是不妨碍这些大臣看着徐光启怎么弄,徐光启作为大明最早总结甘薯种植的人,自然是很是熟练的开始去皮吃了起来。

这些大臣有样学样,去皮之后吃了一口。

“各位爱卿,这个甘薯的味道如何?”朱由校也是吃了起来,早上起得晚还没吃早餐,就来上朝了。

“回陛下,这个甘薯味道香甜可口,吃了减轻饥饿!”

“嗯,确实,这个甘薯味道确实不错,甜的感觉就像是加了糖!”

这些大臣基本上都还是第一次吃到甘薯,都觉得味道很好,但是他们更想知道朱由校为什么让他们品尝这个。

“诸位,爱卿,你们知道这甘薯的亩产多少?”朱由校说完,示意徐光启暂时不要说。

大臣们纷纷一愣,没有想到朱由校会问这个问题。

“黄首辅,你说说?”朱由校看向黄立极问道。

“额……这个甘薯味道这么可口香甜,想来产量应该不会很高!”

毕竟众人的印象当中是越是可口的东西,往往就是越稀少的!

“郭允厚,你作为户部尚书,应该是最清楚这些作物收成的,你来说说!”朱由校看着郭允厚继续问道。

郭允厚思索了一下说道:“当下大明来说亩产最高的就是小麦了越是三百五十斤,其次是水稻,约是三百斤。

臣觉得,这甘薯的味道要比小麦和大米好,所以臣觉得,这甘薯应该少于三百斤!”

“众位爱卿,如果朕说这甘薯亩产最高可达七千斤你们相信吗?”朱由校缓缓的说出来。

七千斤?

二十倍小麦的产量。

这简直就是国之利器啊。

郭允厚,黄立极两人位极人臣,很多数据都只有他们掌握,他们听到这个数字

两人都直接站立不稳,直接瘫倒在地上。

至于其他人都是汗流浃背,眼含恐惧。

魏忠贤更是连手里的拂尘都掉在地上了,都浑然不知。

现在陕北的百姓造反,不就是大旱吃不饱肚子吗?

朱由校看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说道

“众位爱卿所想朕已经知道了,所以朕命徐光启为工部尚书,徐尚书著有《甘薯疏》一部,里面有详细的种植要领,可以即刻推广全国!”

黄立极,郭允厚等人看了看徐光启,然后又看了看皇帝,原本以为只是皇帝乱点的一个人,没想到能力这么强。

这皇帝不是一直在做木工嘛,这徐光启是怎么挖出来的?

本来刚才还是朱由校要废除匠籍一事,还觉得朱由校是个昏君,只会乱来。

可是现在一看简直就是一代明君,知人善任啊!

这些大臣心里面现在觉得大明中兴有望。

这些大臣心中一个个对朱由校这个皇帝都佩服起来。

不过这里面有些大臣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又可以斗倒魏忠贤了。

但是此刻都是

“陛下圣明!”

“嗯,好了,那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嘛?没事的那就退朝!”

朱由校说完继续说道:“对了,郭尚书,朕昨天说过要去你们户部看看的,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一问郭允厚难住了,原本想着朱由校只是一个木匠皇帝,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的,就是来也没关系,皇帝不识字,看不懂没关系。

毕竟朱由校没有读过书,对的,朱由校没有读过书,朱由校由于他的父亲朱常洛当了太久的太子,所以一直对朱由校这个儿子没有当成储君培养。

朱由校一直都是在玩,大字不识一个!

不过,那是以前的朱由校,现在嘿嘿,郭允厚有的受了。

郭允厚本来也是不担心的,可是刚才看到朱由校的表现,心里有些嘀咕起来,这个皇帝好像心里敞亮着!

郭允厚突然不想让皇帝去户部了想找个理由推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