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范仲淹,他在应天府书院教学生种地!?”
“范仲淹?哪个范仲淹?”
“泰州治堰的那个范仲淹啊!”
“哦!原来是范老爷!”
闻者立刻敬佩起来。
这官员政绩如何,自有老百姓口口相传。
不需要其他的东西,民意自然能说明一切。
那人又好奇道,“范老爷进士出声,何苦要去种地呢?”
“你啊消息真落伍,范仲淹范老爷不仅仅教学生种地,他还放言应天府之内,没有一个人能在种地一道上胜过他!”
那个老农一下子来了兴趣。
他可是老农民了,老种地的人,深谙丰收之道。
但是,今天一个青天大老爷,一个读书人却放言说,他在种地一道上,要胜过应天府任何人。
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被挑衅了?
“快带我去看看,我倒要看看,范老爷是怎么种地的!”
应天府书院,顶着大日头,范仲淹带着一群人来到了田间。
一群学子敢怒不敢言,怯懦的跟在后面。
堂堂读书人,此刻却来种地?
奇耻大辱!
但是,他们不敢说话!
就连应天府学监,还有应天府的府尹等人,都乖乖的跟在后面,还轮得到他们反对?
“官家,这日头有点大,要不要人撑个伞遮阳?”应天府府尹谄媚的看着赵祯。
一群学子哭丧着脸,日头太大了,他们要撑不住了。
可是,官家带头,他们即便是撑不住也不敢说啊!
赵祯回过头,看着立刻崩起一张脸的学子们,微微摆了摆手。
“算了算了,你们可以歇息一下。”
曹丹姝也跟在一起,她鄙夷的看着一群学子。
还男子汉呢,比她一个女子的体力都弱!
曹丹姝奇怪的盯着赵祯,她神奇的发现,赵祯额头之上毫无汗珠,脸上表情轻松,不像是伪造。
“皇帝的身体不是都不好吗?”曹丹姝如是想着。
按理说,皇帝的身体,肯定被后宫妃嫔掏空了啊!
尤其是她亲眼所见,赵祯还跑到烟花巷柳之地寻欢作乐。
曹丹姝笃定,赵祯的身体肯定是外强中干。
不过,今日一见,却出乎了她的意料。
“你看我干嘛?我脸上有花吗?”赵祯察觉到了曹丹姝的目光,笑眯眯的问着她。
曹丹姝脸一红,咬着嘴唇低下头,露出了一副小女儿姿态。
远远的,响起一阵喧哗声,原来是一群老农,成群结队的沿着田间小路闯了过来。
“老范啊,有把握不?”赵祯微笑着看着范仲淹。
他可是夸下海口,要胜过应天府的所有老农呢!
“官家莫笑话我了。再说我,这般做的目的,便是传授这些百姓先进的耕种观念。即便是输了,大不了我丢点脸,老百姓照样受益啊!”范仲淹也是笑着回答道。
赵祯点了点头,一脸赞许。
“不愧是老范,真正的大宋栋梁!”
应天府府尹干笑着,如果是他,断然做不到范仲淹这种有辱斯文的事情。
但是,他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敬佩。
正如范仲淹所言,即便是输了,他不过损失点面子。相比于得益的老百姓,这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书院的学子们望着笑的很真诚的范仲淹,突然有点感动。
曹丹姝眼眶红红的,读书人向来清高,不屑于行这种田间农活之事。
殊不知,此事事关国计民生,若是掌管国家大权的读书人不懂,又如何能设身处地的为老百姓着想?
“先生!”曹丹姝向着范仲淹抱拳一礼,恭敬无比。
其他学子也是纷纷起身,对着范仲淹行礼,“先生。”
范仲淹欣然接受。
“走吧,种地,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一群人,来到了应天府所有的官田,这里,早已竖起了告示牌,拉起了网。
农业示范基地。
一群老农,在外面围得水泄不通,想看看范仲淹如何种地!
“这几位老丈,随我来看看,这块地是何品级。”范仲淹在人群中喊来几位老农。
古代的地,按照土地肥力,土壤概况,地质条件,分为六个品级。
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天字地为最优质的水地,土质最为肥沃。以此类推,和字地属于旱地,是肥力最差的那一种。
几位老农查看了一番,点头道,“回范老爷,这应该是利字号的地头。”
利字号,中下品的地,肥力一般,土壤一般。
这普天之下,大多数的地,都是属于这一种。
宋朝不同于后世,挖山造塘,四处修建蓄水池塘,灌溉遍地,处处都是天字号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