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叔啊,这是第四天了,官家他…?”
赵祯又是连着四天没上朝。
这不,弹劾他的奏折都已经堆满了两箩筐,但是赵祯愣是就没出现。
台谏司的臣子们快要爆炸了,哪有这样当皇帝的?
他们恨不得直接赶到福宁宫,指着赵祯的鼻子骂!
然而,他们于情于理做不到。
因为,现今还是太后垂帘听政,国家大事一手抓。
“唉,官家糊涂啊!”晏殊也不知道赵祯在想什么。
在他看来,自从赵祯说出那番话,做出那种事之后,是他最好的时机,去逼迫着太后撤帘。
他私底下甚至与一直不对头的吕夷简讨论过,吕夷简虽然媚上,但是识大体。
他表示,若是官家提出太后撤帘,他将于情于理,站在官家这边。
然而,现实狠狠的向晏殊等人泼了一盆冷水。
这官家,自那之后,连着四天不上朝,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现在提起官家,文武百官则是摇头叹息。
他们满心愤懑,彻夜赶着写奏折,但是,奏折却送不到官家桌子上,只好堆在这金銮殿。
这不,有侍从又背了一个大箩筐过来了!
看吧,两个大箩筐都装不满弹劾的奏折了。
“唉,官家糊涂啊!”张相张知白叹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说的多好啊!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绝对会青史留名,更别说是出自一位皇帝的口中。
千古明君预定!
但是,一手好牌,在张知白看来打的稀巴烂。
这不,这官家又是逾礼从教坊司直接带走了几个小妖精。
又是不守纲常,将皇后给赶出了福宁宫。
再后来,又是将后宫众多美人给骂了。
现在的后宫,乱糟糟的,他这个后宫之主,不思补过,人更是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更别说,他可是个皇帝啊!
虽然没有掌握实权,但是这早朝有不上的嘛?
不上早朝,妈耶,妥妥的昏君预定!
看吧,多好的一手牌,多好的名声啊。
那时候,天下读书人拥护,天下百姓高呼万岁,文武百官心中满意。
千古明君预备役。
可是,短短几天,赵祯疯狂打脸。
什么千古明君预备役?
这特么就是一个昏君好不好!?
刘太后的心情也不是很好。
赵祯这么胡闹,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臣抛弃他,转而拥护她。
到时候,她该如何自处?
是罔顾先皇遗民,废掉赵祯,效仿那武则天登基?
还是百年之后,入了九泉之下愧对列祖列宗,把这大宋的江山交给一个昏君手中?
刘太后有点头疼。
昨日便有人暗示了,要不要给官家立个子嗣?
官家如今年幼,立上子嗣也不可能是他亲生的,肯定是要去宗室里找一个。
但是这找的一个,只能过继到郭皇后的膝下啊!
刘太后又不放心,这郭氏自己的无德无才,哪里教的好皇子?
大臣们又建议,要不他们弹劾郭后,然后太后以赵祯名义顺势废掉郭后,重立一个德才兼备女子作为皇后?
不得不说,刘太后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
毕竟,赵祯太胡闹了。
他出皇宫,就跟普通人上街买菜一样。
监门官?
打扰了,监门官的钥匙都被赵祯抢过去了。
而后,刘太后被逼无奈,换了把锁。
赵祯也就不跟她来虚的了,换锁是吧?朕翻墙不行吗?
他可是皇帝,他翻墙谁敢拦啊!
“臣有要事启奏。”
“爱卿请讲。”
“臣闻陛下,夙夜不归宿,翻禁宫门禁,罔顾礼法…”
这个大臣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太后打断了。
别说了,今日一早,弹劾这件事的人都不下十个了!
诸位大臣议论纷纷,好好的一个国事议论,全数变成了抨击赵祯的私事!
又有一个大臣转出来。
“臣有要事启奏。”
“爱卿请讲。”
这是老儒王曾。
“臣闻陛下,挥霍无度,食用奢靡,简直是有悖圣人所言!”
百官又是眼睛一亮。
是啊,他们可是听说,福宁宫这些日子的膳食开销,比以往大了十数倍。
而且,全都是一些肉类珍贵食材,什么贵吃什么!
“太后,我大宋立朝以来,崇尚勤俭,陛下这般铺张,与我大宋礼法不合啊!”
“是啊太后,这传出去,天下万民该怎么议论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