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御花园中的一处凉亭。
今日见闻颇多的李世民兴奋的有些睡不着觉。
无论是之前叶南所言的推恩令,还是今日所见的活字印刷和廉价纸张,还有叶南过人的才学。
都让他见到了一举扳倒世家的曙光。
不同于关陇集团日渐衰弱,必须依托皇权才能显赫富强。存在已久,传承久远的五姓七望虽然被他排挤出了权力中心,但在基层和地方的影响力,说难听点比他这个皇上还强。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种扎根于地方的势力,才是历代皇权都最为头疼的事情。
而且,自己偏僻还不能用武力强行消灭对方。
世家多年传承,在当地的威望高,文人墨客间的名望也好。
他李世民逼父退位,杀兄弑弟,名声一落千丈。
他勤政治国,广纳良言,广招人才,不计前嫌,也是希望将自己的名声变好一些。
但文人的一杆笔,几句话,或许就可以将你的功劳全部否定。
这才是李世民忌惮的一点。
不然手握军权,真的不管不顾的话,世家?不过就是一群肥羊罢了。
说到底还是每个皇帝都注重名声,想流芳百世,所以才对世家有所忌惮。
而无论是叶南提出的科举改良,还是书籍印刷,都无疑会是打断世家知识垄断的利器。
只不过看上去,叶南并不敢大张旗鼓。
他也能理解,毕竟这种事情,一看就是直接会把五姓七望的仇恨拉满的活计。
没点靠山,就算叶南不怕他们,但是书局想开下去,恐怕真的是困难重重。
李世民也是清楚这点,但他早就有了对策。
凉亭内,坐在李世民对面的长孙皇后见到李世民如此开心,也是问道
“二郎这么开心,想来又是发现好东西了?”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朕那恩人,可真是惊喜不断啊。”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给李世民的杯子里添了一些茶水问道:“那二郎今日有何收获?”
李世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随后也是感慨:“收获颇多啊……从治国良策,到高产作物,再到农耕器具。最为关键的是,蝗灾之事已被坐实。”
长孙皇后有些不解,眉宇间也是有些愁容:“这蝗灾之事坐实,二郎怎的还这般开心?”
“因为朕已得破局良策,我自不用担心。只可惜,此招仅能保长安、万年两县安稳,关内道其余地区,恐怕还是要靠筹粮赈济。”
接着,李世民笑着说道:“朕那恩人说,距离这蝗灾彻底爆发,还有时间,足够调粮过来了。观音婢无需担心,提前准备总能降低损失。”
长孙皇后听到李世民的保证之后,也是松了口气:“如此最好,历代蝗灾,均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希望此次能够无恙。”
但长孙皇后随即也是有些担心地问道:“那二郎,出兵突厥的事情,可是要耽搁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纵使突利可汗有意示好,但蝗灾爆发,我们一时也无力出兵,最为关键的是,朕那恩人说,蝗灾会爆发,是因为有大旱将至。”
长孙皇后也是点头:“如此一想倒也没错,历次蝗灾,均伴随大旱而至。”
“不光如此,恩人还分析突厥境内大雪连绵未停,我大唐一旦出兵,可能会陷入不利。”
长孙皇后闻言有些惊奇,这首阳山李突厥领可不算近,这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二郎,这又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一副“快问我,我知道怎么回事”的表情,也是很配合地问道。
“哈哈哈,说来也是神了,他是从这长安城里的物价分析出来的。”
“哦,还有这事?”
李世民点了点头,一脸和家长炫耀自己交了个很吊的朋友的样子
“是啊,朕也觉得神了,他说这长安城内牛羊肉一时间都有价无市,就明白是突厥那边雪灾严重,没能力往大唐境内输送牛羊。这道理看起来简单,但能注意到的人,怕是没多少。”
长孙皇后也是赞同地点头道:“说来也是,这些天,哪怕是宫里的牛羊肉,那也是不多了。”
“哈哈哈,观音婢无需惊慌,我那恩人那里,牛羊多的很,改天我去买些回来就是。”
长孙皇后笑了笑说道:“不必了二郎,我也吃不了太油腻的东西。”
“哎,这怎么行,你身子骨弱,得多吃些补补身子。”
“那就多谢陛下关心了,就是不知我能否见你那恩人一面?”
长孙皇后经过李世民长时间的灌输,也是对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恩人”产生了兴趣。
“自无不可,刚好他明日要来这长安城中,早朝结束后,你便和朕一起去好了。”李世民点头,答应了长孙皇后的要求。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