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在蜀地声望无双,这个主意妙极!”
诸葛尚立即拍手称好!
“你这小子……该不会是趁机占我便宜吧?”
诸葛瞻虽然觉得这也是一个好主意,不过他观夏开似乎是那种有些目中无人的狂士性格,不由怀疑这家伙有借机调侃他的嫌疑。
“你想多了!”
夏开正色而语。
“那……我们暂且分开,等到了成都再见吧!”
诸葛瞻说完便迅速而去了。
南阳卧龙岗!
一个老汉牵着老牛,扛着农具慢悠悠地从远处靠近孔明故居。
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老汉都感慨万千。
当初此间主人离开这里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少年人。
接下来的二十七年间!
他断断续续地听到从外面回来的人们,激动而钦佩地讲述着那个人不断创造的或真或假的传奇事迹!
再之后的将近三十年,那个人不再有任何消息传来。
他知道那个离开时留言希望有朝一日天下太平,还会回来继续教导乡民耕田种地的人,已经永远不可能在回来了!
一人一牛,不紧不慢地踏上浮桥。
就在此时,那扇似乎永远不会打开了的木门,忽然在“吱呀”声中,轻轻地从里面打开,露出了一个身材修长的白衣身影。
老汉有些昏花的眼睛疑惑地移动到那身影的脸上,然后渐渐地凝固了!
这一张充满了书卷气息,仿佛会发光一般的俊英年轻脸庞,只要见过一面的人,就绝对永远都不会忘记!
作为经常在田埂间见到过这年轻人的人,他更不会忘记!
这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被夏开意外复活的孔明诸葛亮!
“你是……”
老汉喃喃自语之中,肩头的农具哐当一声滑落,砸在了脚边。
他不管这一切。
迈动着已经有些不灵活的腿脚轻快上前。
当来到诸葛亮面前时,激动得仿佛重回年少时代的他,却又驻足不敢前!
诸葛亮眼神迷茫,直到现在他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唯一肯定的。
就是自己现在所处之地,正是魂牵梦萦经年的故乡!
当老汉来到他面前,他才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落在这老者身上,温和地请教道:
“老人家,敢问现在是何年?”
“您……可是孔明先生?”
老汉忐忑而期待地反问。
“您认得我?”
诸葛亮吃了一惊,他自问自己的记忆力不算差,但对眼前老汉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果然是您,您忘记了吗?我叫方平!”
老汉连忙指着左边的山林,说道:“小时候您经常到我家帮忙改进务农工具,还鼓励我去念书来着!”
“你,方平?”
诸葛亮的眼睛顿时明亮了起来,他急忙再问:“现在是哪一年了?”
“哪一年,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大汉是没有了。”
方平嘟囔了一句,又说:“不过我倒是记得清楚,您在离开这里二十七年后,病逝于五丈原,迄今为止,已二十九年有余!不过孔明先生,您现在到底是人还是鬼呀?”
说到最后,声音中却是免不了带起一丝惊惶之意。
“放心吧,我是活生生的人,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活过来了而已。”
诸葛亮给了方平一个令他暖心的笑容,又立刻关切地问:“季汉如何可在?”
“季汉虽在,只是人都说国势远不如您在之日。几个月前听说魏国有大举进兵的打算,不过有姜维大将军在,想来纵有危险,应该也能够挺过难关吧。”
方平不假思索地答道。
“不行,我得立即赶回去!”
诸葛亮听到这里,哪里还坐得住!
季汉基业是他一生理想所系,他要回去再战天下!
“孔明先生且慢,我有孙儿方武,喜欢耍弄刀枪,此去路途遥远,让他护送您一程吧!”
方平有感于诸葛亮昔日之恩,连忙将自己的孙儿推了出来。
“老友,亮在此多谢了!”
诸葛亮端正地对着方平行了一礼!
两天后的午后,夏开与诸葛尚两人并骑来到了成都。
“城门把手看起来有点严密,我们该如何入城?”
诸葛尚远远地望着北门等待着入城的百姓,神色凝重地问。
“你应该考虑的是你应该怎么入城?”
夏开摇头,说:“不过在此之前,你还是先带我去惠陵看看吧。”
“你想去祭祀先帝吗?也好!”
诸葛尚心想这或许是个崇拜刘备的人,并不以为意:“反正刚刚进食时听附近的百姓说了北地王就葬在昭烈庙旁,我们正好到惠陵去一并祭奠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