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前,看到这么多的蝗虫,只有恐惧。
而现在,大家的担心是,再多的蝗虫,也有被抓完的时候啊!
至于被蝗虫把庄稼吃光了的事情,那还重要吗?
从捕捉蝗虫带来的收入,远远高于那点庄稼的收入了好吗。而且都是纯收入,没有租、没有税。
所以,大家都在玩命的捕捉蝗虫,其劲头之足,远胜从前。
当然,大家这些天可都吃饱了饭,没有人再挨饿了。
村民的热情已经完全被点燃,蝗灾已不再是灾,而成了村民们发财的机会。
韩琦对治理蝗灾已是有了足够的信心。
李为提供的应对蝗灾的思路,从源头根本上解决了天灾,并完美的将其化害为利。
当然了,这种思路也只能对蝗灾有用,对水灾、旱灾等天灾是没有意义的。
在上奏朝廷的折子中,韩琦表示:
他本人愿意承接全权治理蝗灾的使命,保证做到灾区不会饿死人,不会产生流民。
这两点是朝廷诸公最为在意的。
本来按李为的这种做法,也不需要朝廷拨款。但考虑灾区范围较广,韩琦担心李为的流动资金不够。于是,就向朝廷申请了十万贯铜钱、十万担粮食的支持。
特意申明:这钱和粮,他会在三个月内如数还给朝廷!
他的重点在于自己是治灾,而非赈灾。
最后,他提出,让李为担任此次治灾的副使。
朝廷一收到此份奏折,立即召开了重臣会议。
和众多大臣一样,刘太后也十分疑惑。历古以来,一旦发生天灾,朝廷第一要务就是赈济灾民、稳定局势,无论如何,朝廷都是要大出血的。
血出得不够,引起民变的话,谁也背不起这个锅。就是在场的重臣们、甚至包括刘太后本身,也不敢去背这个锅。
本来,一次上规模的蝗灾,十万贯铜钱、十万担粮食的开支,真的不算多。这点钱,三司挤一下就出来了,并且,大家甚至做了比这个数目高得多的心理预期。
在大家看来,韩琦提出的这个数额已是非常的紧巴了,竟然还宣称要在三个月内归还朝廷!
至于本折所涉及的两个人事问题,治灾正使韩琦,是名声极旺的少年进士。对于处理天灾,风险一般都很大,稍有波折,就可能导致主事者身败名裂。既然这个韩琦愿意请命,可以让他去嘛!
奏折最后所称的提名李为为副使,这李为是什么人,官场中好象没这号人物啊!韩琦特意提出来,想必是个有能耐的人,怎么大家都没有听说过?
有少数人知道,如今自家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中华香酱,掌柜的好象就是一个名叫李为的人。但香酱再好吃,一个商人,和一个赈灾副使,会有什么关系吗?
所有人都表示看不懂。
只有赵祯心中得意:李兄出手,果然将满朝大臣都镇住了!而且,通过韩琦的奏折,赵祯明白,李兄和他谋划的治灾方略是切实可行的!
赵祯思到此处,不由心中大定。
“太后,既然诸卿不明,何不宣韩琦入朝奏对?”
赵祯抓住时机,缓缓开口道。
韩琦虽然是进士,但官阶不够,无权参加重臣会议,只是本次会议商议的就是他的奏折,所以他一直在外面候命。
刘太后点点头:
“宣韩琦。”
韩琦入朝,见礼毕。
“监丞所上奏折,其意殷殷,忠心可表。然则,治灾之具体方略如何?为何赈灾所用钱粮,三个月还可归还朝廷?还请仔细道来!”
吕相公做为首相,率先开口。
“近日,汴梁的悦来酒楼里,出了两道新的名菜,一是油炸飞虾,二是韭菜炒飞虾,诸位大人可曾吃过?”
韩琦的回答似乎牛头不对马嘴。
如此严肃的朝堂之上,讨论的又是沉重的赈灾的话题,你竟然跟大家说美食?你韩琦要是不给大家一个交待,一边的御史可就要给韩琦一个交待了。
但诸位重臣都是君子,忍气的功夫都是超一流的。
虽然这几天悦来酒楼的这两道菜似乎名满汴梁,但终究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传播而已。在场重臣有的听说过,有的根本就不知道飞虾是个啥玩意儿。
而重臣们日思夜想的都是朝廷大事,听说的事多了去,两个没吃过的菜名,也想让他们记住,那是你想多了。
韩琦见众人不语,知道是众人心有不满之意,好几个人的眼光中流露出了明显的不屑。
场面一度尴尬起来。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