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33章 赚尽天下财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好大的胆子!

旁边的郑和听到这顿时吓得脸色微白。

他哪里想到这苏掌柜忽然竟是指责起陛下的做事来,他满是忧虑地看向旁边。

所幸此时的朱棣并没有生气,只是在那不解地道:“苏掌柜,大明毕竟是首次解除海禁允许通商,这100张贸易通行证我看估计也是朝廷内部盘算过后得出的结论,难道这还不够嘛?

朱棣的确是有些困惑。

要知道这法令的颁布可是经过整个户部官员大量盘算后得出的结论,既能有效促进商贸又能便于管理,可谓是一举两得。

谁曾想到在这居然被苏掌柜如此不屑。

苏泽笑道:“老朱啊,100张通行证固然是能够满足许多大型商贩的商贸需求,在现阶段对于朝廷来说也算是便于管理的合理数量,但若想要形成商贸间的巨大往来可不仅仅是依靠那些大型商人的,许多小型商人之间的通商贸易却能极大地对商贸进行补充,而且若是能够形成完善的交易链,那这种商贸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可是要强上数倍不止的。”

尽管像“交易链”、“能量”等等词汇朱棣有些听不懂,但总得来说却还是能明白苏泽的意思。

只是因为明白所以陷入沉思。

难道这些举措真的有些慢了?

想到这他心思微动不禁问道:“那依照苏掌柜的意思是该怎么做呢?”

苏泽缓缓地道:“如今朝廷各处都需要用钱,每年收上来的赋税多是以稻米、绢帛、茶盐等等物品为主,像真金白银的赋税却极少,所以每当要到朝廷用钱的时候往往就显得拙荆见肘,而若是能彻底放开贸易通行证,那到时候就能吸纳周边番邦的白银,使之成为大明源源不断的财富!”

纵观整个明朝的赋税有个特点,那就是多半都以实物为主,这种现象一直到后来张居正改革才改由白银收税。

当然这个现象也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谁让从洪武帝开始就选择禁海呢?

在那个商品经济极度不发达的年代,老百姓手里的银子极其有限,想要以白银缴税那是不可能的,而张居正后来之所以能改由白银收税,最重要的原因是从隆庆开关直到大明晚期放开民间商贸后,在这七十年间整个大明从海外番邦足足赚回了近3亿3千万两!

这近乎是当时全世界所生产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同时这也仅仅只是大明在极其有限通商的前提下就做到的傲人成绩!

“彻底放开?”

朱棣顿时愣在了那里,眼神里满是震撼。

这苏掌柜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吧?

难道他就不怕商贸之事出错惹来巨大的麻烦吗?

再说了苏掌柜哪来的这么大信心就笃定商贸之事就能源源不断地为大明带来巨大的财富?

苏泽自然看出了老朱的疑惑,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轻叹了口气,道:“老朱啊!咱们大明天邦上国,物尽天华,难道还需要担心一些海外蛮夷来捣乱不成?先前我也说过,商贸通行后就能全部以白银收税,到时候大明的茶叶、绸缎以及各种精美的瓷器就能换回番邦无数的白银,无论是官府组织还是民间自由往来都必将使得大明得到巨大的好处,像这样的好事其它番邦怕是做梦都在想着,我大明还需要像个小姑娘似的在那扭扭捏捏吗?”

嚯!

朱棣听到这顿时一阵面红耳赤。

他堂堂大明皇帝居然被人说成是个小姑娘!

这怎能不让人感到羞愧!

可是再听听苏掌柜所说的,却又显得务必真切。

每年100张商贸通行证!

这哪够啊!

大明物尽天华,产出的都是何等精美的宝贝?

若是跟番邦进行通商贸易绝对能够赚回无数的真金白银!

到时候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大明还愁没钱用吗?

想到这的朱棣只觉得浑身热血在涌动,他满是兴奋激昂地说道:“苏掌柜,你说得对!若想要在短时间内跟番邦形成商贸关系,那的确是需要大量有胆识、有气魄的创举,在这一点上我跟你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说到这眼神里满是敬佩。

“老朱其实你也不用过于妄自菲薄!”

苏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恬不知耻地道:“毕竟纵观上下数百年,能有我这样见识的屈指可数。”

这不废话!

他今日所说的可都是由无数后世经验所提炼而成的,甚至绝大多数都是实际发生在大明身上的事迹。

你这老朱才活了多少年,又见过多少市面?

怎么可能跟无数的历史相提并论呢?

朱棣却丝毫没有觉得苏泽在那自吹自擂,竟是眼神里满是肯定的目光。

这老朱越来越像我的小迷弟了啊!

苏泽心中暗笑,口中却又说道:“当然这也仅仅是其中一步。”

“哦?”

朱棣挑了挑眉,立刻满脸期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