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若执意相逼,置国家法度于何地?视朝廷颜面于何地?”
李茂回到酒会现场后,王允和董卓还在吵架,看两位这架势,已经有要干起来的趋势了。
李茂不得不佩服王司徒,这演技真是没得说啊。
本就已经打算把貂蝉送人的他,现在却和董卓吵得面红耳赤,好一手欲擒故纵,欲拒还迎,要是汉朝有奥斯卡奖项,第一个就要颁发给王允。
果然能位列三公之人,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哈哈哈哈!”
听了王允的话后,董卓仰头大笑,浑身上下的肥肉剧烈的颤抖着。
董卓直视王允,眼神阴冷,一字一句道:“在长安,我就是法度!我问你最后一次,你从还是不从!”
“王司徒,算了吧,太师这是接你的女儿去过好日子啊。”
“楣坞这地方可是好地方啊,你家义女能住进楣坞,那是上辈子修桥补路得来的福分啊。”
“太师一辈子为国为民操劳,享受享受也没什么啊,为了国家,你就做些牺牲吧……”
两人剑拔弩张之际,不少官员离席来到王允案几旁,纷纷劝道。
鸡蛋碰石头,他们当然选择站在石头这一边,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那不是傻了么。
“哎!”
众人来劝,王允脸上露出挣扎的表情,长叹了一口气。
片刻后,他站起身来,朝着董卓宝座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颤抖着声音说道:“此义女与我感情深厚,虽为义女,实则远胜亲生父女,还望太师大人日后能善待他。”
看着王司徒脸上落寞憋屈的表情,真可谓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看到这一幕的董卓,再次猖狂的大笑了起来,胖手一挥,说道:“来人,给王司徒赐酒食!”
这一次交锋,以董卓完胜告终!
随着酒食赐下,宴会的气氛也逐渐热络了起来。
李茂自然没心思吃这些制作粗糙的食物,他的眼神东张西望,耳朵也竖起老高,正在探听他关心的情报。
片刻后,他锁定了两个位置。
一个是坐在东边角落里,案几上肉不见几块,大部分都是蔬菜,酒水更是只有小小一壶,再加上案几的主人长吁短叹、愁眉不展的神情,一看就知道是不受重用的小角色。
但是李茂见了后却大为高兴。
从旁人口中的交谈中,他得知了此人的身份。
张辽,张文远!
董卓死后归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最著名的一战,当数合肥之战,张辽凭借800士兵,大破孙权10万大军,留下了张八百和孙十万的美妙传说。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同时,他还是曹操帐下五子良将之一,官拜上将军。
“文远兄何故长叹?”
李茂端着一杯酒,凑到了张辽的案几旁。
两人所在的案几都很偏僻,串座倒是不容易被发现,而且此时的宴会氛围随着王司徒的服软,已经逐渐从紧张的气氛中走了出来,到处都是推杯换盏的景象。
这些文武百官,别看表面上斯斯文文,开口都是道德文章,真要喝开了,那也是放浪形骸,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更有甚者,玩的可比普通人花多了。
“你认识我?”
张辽看着直接坐在了他旁边的李茂,皱眉问道。
“文远兄大名如雷贯耳,普天之下,谁人不知。”
李茂继续套近乎,同时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和字。
“李玄策?你就是那个奉旨回京复命的义军首领?”
张辽听完李茂的自我介绍后,倒是坐正了身体,对李茂拱了拱手,说道:“阁下心系汉室,在下佩服。”
“好说好说。”
李茂敬了张辽一杯酒,压低声音说道:“我观文远兄在太师这里,似乎不被重用啊。”
“太师?”
张辽摇了摇头,叹气道:“我非西凉军出身,不得太师重用也属常理。”
“文远兄就没考虑过改换门庭吗?”
“改换门庭?”
张辽给自己斟了一杯酒,说道:“目前天下,除了太师这里,又哪有可供栖身之所,所谓十八路诸侯,被太师帐下吕奉先一人击溃,如今太师坐镇长安,天子在手,效忠天子,和效忠太师又有什么区别呢?”
张辽深深看了李茂一眼,继续道:“如果玄策是来劝我效忠汉室的,那么大可不必,效忠太师,在我看来就是效忠汉室。”
还是很有防备心啊。
谈话进行到这里,也就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
在张辽面前混了个面熟,李茂的初步目标就已经算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