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1章 太上感应,真灵入唐承因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唐武德三年,唐皇李渊改老子庙为太清宫。

追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封“太上玄元皇帝”。

封诰且下,因果相牵。

兜率宫中响起一声喟叹。

“吾之后裔,当承吾道,担此因果!”

八卦炉里,某道浑浑噩噩的真灵听闻。

却只能勉强泛起断断续续的念头。

“太上?后裔?因果?承道?”

最后猛然一个激灵:“太上祖宗?”

未得回应,这真灵便被一道金光挟裹着冲入虚空。

良久,兜率宫中才又响起低语。

“是遁去的一,还是末劫余烬,看你造化罢!”

……

六年后,六月十六,龙归元海,宜祭水神。

是夜,弯月如眉,长安城东,少陵原上。

某处林间空地有十三座棺木并排摆放。

一群太监舞着锄头,正准备埋棺。

当头棺中,有个少年借着缝隙微光,正翻看一纸祭文。

其真灵循着因果而来,最终竟落入这具棺中尸首。

四处蹙摸,找到身侧有祭文一篇,遂细看起来。

【安陆郡王讳承道,金柯缀叶,玉干分荣……】

李建成之子李承道?

承道?这是巧合?还是因果?

【……建成元吉共十三子,欲图反叛……】

李承道心里一阵恶寒。

旁边棺木中的无辜稚子,有好几个还未断奶呢!

这理由简直荒唐至极!

他狠狠一掌拍在棺材板上,却有太监听到动静。

“咦?”

“闭嘴!勿要吵醒了法师!”

幸好幸好!似乎头顶棺材板上有人睡觉?

难怪棺材板纹丝不动!

李承道心口恶气稍减,没再轻举妄动。

不如先看看太上所赐承道之法能否破局。

陪伴他六年的那道金光,既是横渡虚空之舟,亦是神通之种。

神交六年,瘙痒难耐,是时候一发入魂了!

意念一动,眉心便有金光崩碎,散入识海凝成一座九窍熔炉。

三十六天罡神通之九息服气!

九,乃数之极;服,操弄顺伏。

九息服气实为操纵所有灵气的极致神通。

亦是世间万千炼气术的根源之法。

种种灵气,可以目视之,以神御之,万化由心!

更能以九窍熔炉,逆转演化,提炼先天一炁。

之后的海量信息,李承道却不及细察了。

只因突然有个老太监走到自己棺前。

只见其对着棺木躬身问道:“明觉法师?”

未得回应,老太监居然伺立一旁,默默等待。

原来是找在自己头顶睡觉的人!

李承道提着的心这才放下,连忙开始试验神通。

刹那间,风起听万物,画卷自心开!

千万涟漪形在脑海中幻化成画卷。

仿佛李承道正随着每一圈涟漪触摸身周的一切。

尤其十丈之内更是立体生动。

这就是神识?或许,还不仅是神识!

因为诸般虚无缥缈的能量流动,竟能直观感受!

甚至福至心灵地察觉到这些能量的根由。

草木升腾、地脉喷涌、月华之精、人体生机……

以及,这一切的基础——天地灵气。

原来对灵气以目视之是这个意思?

李承道尝试着让灵气往手心聚集。

瞬间就将十丈内的灵气搜刮一空。

最终,却只凝出芝麻大小的一团虚影。

动念间,这点无形灵气又化作有形毫针。

随着心意四处流转,这就是以神御之?

可惜就是量少得可怜!

李承道不由一叹,这世界的灵气未免太稀薄!

再好的金手指,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时头顶传来了动静。

李承道转而关注着这个压着棺材板的所谓明觉法师。

原来是个胖大和尚!只见他伸了个懒腰盘腿坐起。

老太监再度躬身施礼:“法师,是否可以埋棺了?”

明觉和尚懒洋洋道:“差不多就行了,反正以后还得挖出来。”

还得挖出来是什么鬼?

李承道这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干这种脏活本该隐秘一点。

但无论祭文所书,还是埋棺方式。

似乎都生怕别人发现不了李世民干的好事?

这个对死者殊无敬意的明觉是主事者?

李承道凝神细察,才发觉这和尚体内竟有能量流转!

神通的反馈说明,此乃人体炼精化气而成的真气!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