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轩竟能依旧不偏不倚,显是不屑于贬低对手。
但回答过后,却陷入沉思。
良久,他才再度开口。
“佛门……这三百余年间却是偶有静斋传人出山选君之举,当是有终结乱世之意罢?”
“因战乱而案牍有缺,但有明确记载被佛门选君者有二,一为北魏武帝拓跋焘,一为北周武帝宇文邕。”
“嘶……”说至此处,石之轩倒吸一口凉气!
李承道疑惑道:“邪王可有未尽之言?”
石之轩恍似碰到此生最大的难题,额前竟有冷汗冒出!
“此二人谥号为武,皆为这三百年间极罕见的雄才大略之主,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但是,两人前后相差百年,竟不约而同在坐稳帝位后作出灭佛之举!”
“更有意思的是……灭佛之后,拓跋焘被侍从所杀,宇文邕操劳病死,统一大业就此中断!”
李承道总算是听明白了。
“所以……以往慈航静斋挑选的明主,最终又都与佛门反目,死于非命?”
“邪王以为这究竟是巧合,还是人为呢?”
石之轩抚须颔首。
“不论是否人为,这显然是两次失败的尝试。”
“但凡有雄心壮志之君,又岂会甘当佛门守户之犬,养着大群不事生产的蛀虫?”
“还得多谢殿下当头棒喝,此前老夫竟从未想到这一层!”
李承道疑惑更甚:“既如此,佛门再次选君又图什么?趁着乱世继续广纳信徒不就行了?”
石之轩摇头道:“东晋道安有言称,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愚民易得,权贵难取,不以倾国之力,政令下达,如何奉养许多僧侣?”
“拓跋焘和宇文邕大业未成就自断臂膀,行灭佛之举,想必是不堪重负了。”
徐子陵此时却是皱眉道:“那依邪王的意思,世民兄将是第三个灭佛之君?”
石之轩骤然想通老对头的问题所在,心情大好!
摇头笑道:“既有前车之鉴,佛门岂会不做调整?”
“此番他们倾力而为,天下一统已有雏形。”
“再则,此次选君亦是留有后手!”
“老夫本讶异于四大圣僧加上宁道奇竟只让宋缺伤而不死。”
“如今才想明白,原来是留着宋阀以威慑李唐!”
“一旦李世民与佛门交恶,宋缺伤愈后就无人可制,天下反覆只在佛门一念之间!”
李承道嘴角扯了扯,自己不过是随口挑一挑佛门的刺,免得石之轩真的遁入空门。
谁知道石之轩一番论证之下,竟种出这么大一颗瓜!
转念一想,小说家言终究与史书不同!
毕竟史上可没有武林宗师这等高端武力,亦没有宋阀这个势力庞大的军事门阀。
这个李世民也只是小说家言的李世民,与史上的千古一帝实有诸多不同之处。
而且,自身没有高端武力的李唐皇室怕是真的硬气不起来。
所以,石之轩的推测,极有可能是真的?
那么,所谓的贞观之治,盛唐风华,一切尚在未知之数!
李承道不由觉得有些头疼!
若是真的又天下大乱,太上的因果该怎么办?
见石之轩仍抚须微笑,似有自得之意。
惹得李承道忍不住抬杠:
“既然皇朝与佛门天生对立。”
“那邪王此前何不在幽林小筑坐拥美人,等着杨坚与佛门冲突便是?”
“费劲心机奔忙半生,这又是何苦?”
闻言,石之轩脸上顿时失了笑意,张嘴却无声。
随后又转身紧紧盯着女儿石青璇。
面色竟是渐渐狰狞起来,气场鼓荡,须发皆张!
又犯精神病了?
一直不作声的石青璇此时却是轻轻推开徐子陵,泪流满面。
“你若想杀我,便动手罢!”
石之轩看着酷肖碧秀心的女儿,突然气场溃散,喷出一口血来。
然后仰天狂笑:“哈哈……始觉从前错用心!错用心!”
“佛门!好一个不沾血腥的佛门!选君养望,逆乱传法!左右都脱不得你们的棋局!”
说至后面,石之轩双目中竟有血泪渗出!
满头黑发更是泛灰,恍若苍老了数十岁!
李承道心生警惕,散去气场的石之轩对他而言反而威胁大增!
自己不会玩脱了吧?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