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点了点头,“没错,用来抵您欠朝廷的银子。”
“不行!”
秦琼想也没想便拒绝道。
用佃户抵自己欠朝廷的银子?
这怎么可能!
且不说他身为一个国公,没有佃户是否丢人,就拿李易把佃户收取会怎么样,不用想都会知道。
必然是大量收取地银来充当自己欠朝廷的银子。
那自己的坚持还有什么用?怎么面对死去的将士?
李易一愣,没有想到秦琼会这么快便拒绝了,略作思考,便明白了秦琼的想法,苦笑不得的说道,“秦将军,我想你是误会了。”
“误会?”秦琼冷笑一声,“那你倒是讲讲,我怎么误会了?“
本来秦琼对李易的态度还算不错,但是当李易提出这个交易,所有的感受便全都变了。
这也是一个巧取豪夺之辈罢了。
李易无奈的摇了摇头,“秦将军,我要您的佃农,为的,乃是大唐。”
“为了朝廷?”
李易点了点头,“秦将军,小子斗胆问您一句,您可知道,目前我大唐百姓所种的粮食,亩产有多少?”
秦琼眉头微皱,不知李易为何提及此事,但也是想也想便回答道:“若是风调雨顺,一亩地可有300斤以上,只多不少。”
李易点了点头,对秦琼知晓并不觉得意外。
毕竟秦琼肯定会关照他的佃农,那些将士遗孀的生活完全依靠田地,秦琼怎么可能不知道。
“您也说了,那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然而近几年大唐天灾频繁,而百姓数量又是连年激增,您有没有想过,土地是不会增长的,但百姓越多,粮食,会不会不够?”李易说道。
秦琼皱眉,“可是,百姓多了,那也可以对开发更多的良田。”
李易摇头,“秦将军,我大唐疆土虽是广阔,但良田以江南道为最佳,然后便是山南道、河南道两地,其余如剑南道等地,可种土地十不存三,且地质并不能高产,离您所说的300斤可差了不止5成!“
“可是,这和你要我的佃农,有什么关系?”秦琼皱眉问道。
李易微笑,“实不相瞒,秦将军,小子偶然获得两三种亩产接可十倍于您所说产量的粮食,要您的佃农,便是为了进行种植,看是否适合我大唐土地。”
“什么?十倍?”秦琼瞪大了双眼。
十倍!那是什么概念,那是亩产3000斤啊!
若是有这产量,一亩地便能满足普通的一家三四人一年的口粮。
即便秦琼对这方面不精通,了解也不深。
但仅凭十倍这个词,他就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你所说的,是真的?”秦琼还是有些不可置信。
李易点了点头,他自从来到大唐,便命人外出寻找亩产高的作物。
半年前,他的手下从大唐的北方以及东方的异国带回了几种作物,他现在缺的,就是土地与百姓。
只要有了百姓与土地,他便能进行第一轮种植,然后将这几种作物推广出去!
想到前世关于这几种蔬菜的亩产量,虽只是大概,但李易也能确定。
此事可行!
“当然,并且,您的佃农,将由户部发放粮食,绝不会亏了他们。”
秦琼淡淡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若是种植成功,那这等作物,肯定不是他的佃农能食用的,第一批粮食肯定要当做种子推行到整个大唐。
“此事,圣人可知晓?”秦琼问道。
李易摇了摇头,“等种植成功,再说吧。”
秦琼笑了,“此事乃头等大事,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试。。。。。。既然如此,那我便应了你又如何。”
“不过,圣人日后怕是又要责怪老夫了。”
要知道有这种粮食,大唐的人口再翻上十倍都可以,到时候,大唐会如何强盛?
想都不用想。
若是李世民知晓,不知会如何高兴了。
当然,秦琼也是明白李易的想法,还是等种植成功,一切尘埃落定再向圣人汇报,更加的靠谱。
其实秦琼不知道的是,李易早就种植成功了,然后得到了第一批秧苗。
只是,李易还有更进一步的计划。
让李二知道了,会变得十分麻烦罢了。
“先讲好,你若是刁难我的佃农,我可是会随时要回来的,即便卖了我的府邸,我也会把钱还上的。“秦琼警告道。
李易点头应是。
......
此时,皇宫内。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一侍卫打扮的人步入房内。
行礼叫道,“圣人。”
李世民点了点头,“怎么样了?”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