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苏昊这番话,这个老李又激动了。
他仿佛回到了第一次听完苏昊所说的那句“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时的情景之中。
神情激动,嘴里呢喃着那句“霸君之道,才是强国之策。”
一会儿过后,这老李突然猛地拍了一下桌子。
激动地朝苏昊道:
“苏先生大才,霸君之论实在精彩,李某又受教了!”
看着老李一片恭敬的姿态,苏昊满意点了点头。
这老李虽然每次问的问题都很大,但好在他这个人倒也诚恳真挚。
“那么苏先生,这强兵二字又该如何解释?”
老李沉默了一会儿再次发问。
这本是同一个问题,苏昊也没有多收费。
喝了口茶,细细道来:
“战争嘛,具体到点和线,那就来到军事层面了,众所周知,这突厥兵马向来以高猛迅捷四个字著称,他们自小生长在马背上,作战骁勇,擅长长途奔袭和近身作战。”
“从目前我们大唐兵卒的近战实力来对比,一般情况都是一个突厥兵可抵两个大唐兵,这不是小觑我大唐兵卒,毕竟在身体和骑射方面,突厥兵的确要强过我们大唐兵卒,这也是历来我们大唐兵卒惧怕突厥兵马的主要原因。”
“该承认不足的地方,我们得承认,不过话说回来,突厥兵虽然有着骑射方面天然的优势,但他们却也不是没有劣势,比如他们胆大,却往往不够心细,骁勇却过于骄傲。”
老李和老孙都发现了一点,这个苏昊在谈论起军事知识的时候,似乎更加信手捏来。
苏昊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老李立马醒过味来,急忙替他倒了杯茶。
苏昊喝完之后,继续说道:
“我们大唐兵卒虽然在身体素质方面不如突厥人,但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他们团结、内敛,谨慎,这些都是战场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素质,其重要程度有时更加胜过身体上的素质。”
“不过我大唐兵卒却也有个通病,那就是长期以来因为突厥人作战凶猛的印象已经死死的印在了他们脑海里,大部分兵卒每逢对突作战时,总会心生惧意,觉得自己敌不过突厥人。由此心理上的弱势就会上升到具体作战环节上的怯战和懦战。”
“所以我认为强兵第一步,并不是要寻找优秀的将领,准备最详细的作战策略,而是首先要扭转我们大唐士兵们内心惧怕突厥兵的心理弱势,要让他们每个人心中都生出一颗勇战之心。”
“这颗勇战之心一旦形成,我敢保证,我们大唐任何一个士兵在战场上都不会输给任何一个突厥兵。”
老李眼神中散发出一道夺目之光。
“好一个勇战之心!”
苏昊提醒道:“老李,我希望我在说话的时候,你不要打断我,这样会影响我的思路。”
老李立马闭上了嘴巴,做出一副恭敬聆听的姿态。
老孙则是一副气煞我也的神情,不过他屁也一个不敢放。
苏昊又道:
“如何树立起我大唐士兵这颗勇战之心,这个极为关键。”
“在我看来,其一在于军中政策,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赏罚分明的军策,任何一个士兵,无论等级功勋,都要一碗水端平,勇战之辈,非但要赏,还要树立成典型,全军夸奖,怯战之辈,非但要罚,还要全军吐吐沫。”
“其二在于军事训练,勇气和胆量并不是天生的,经过后天的训练,是完全可以锻造一副钢铁之躯和一颗勇者之心的,别以为突厥人吃生肉、睡草地就是蛮夷,这种话十分愚昧。”
“在我看来,吃生肉可以锻炼士兵的胆量,也是一种在极端生存环境下的一种求生之道,睡草地同样如此,那突厥人为何善于长途奔袭,因为他们可以在马背上睡眠,因为他们一直在一种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生活,训练出了自身杰出的生存能力。”
“我大唐男儿差在哪里了?突厥人可以做到的,难道我们就做不到吗?”
“所以如果要想在一年内对突作战,我们大唐的士兵必须要经过一番烈火的炙烤,只有能够在烈火中生存下来的士兵,才能在此战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能量。”
……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