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里固施科夫特别兴奋,在得到命令后他还是稍微的思索了一下。作为军工人,此人的数学能力很好,通过心算将射角调整到45度,将带来怎样的射程?那是他和伙计们还没接触的领域。
这个男人没有马上执行命令,见得长官情绪激动,他猛的大胆问道:“司令同志!我们真的要再调整角度?”
“对!立刻调整!”
“可是!您应该明白,这火箭炮的最大射程理应在45度时实现,可是我们仅仅30度就达到技术要求了!”
当他说出这句话时,萨林奇金终于意识到杨明志态度微妙的原因!是啊,现在实验简直有点失控,鬼知道用了新射角,这火箭弹能飞多远!
杨明志的态度依旧强硬,他命令道:“我们继续试验,在得到最大射程前,我们不能停止!”
喀秋莎火箭炮能飞过八公里,假如它改变了装填药剂,射程会大幅提高。就像参与实验的这几枚火箭炮,飞过二十公里根本是易如反掌!
历史已经因此改变,一款射程达到三十公里的火箭炮应运而生,但它的设计者根本不满足。
里固施科夫跺了跺脚:“我这就照办!它若是一口气飞到戈梅利,把敌人的军营炸了那就好了!”
这不过是一阵气话,杨明志听得真真的。就是这个苏联,它未来一定会搞出高射程火箭弹,一口气飞个二百公里毫无问题。
未来的中国,当然不但会拥有射程二百公里的,四百公里的也一样拿得出来。
杨明志很清楚,在那个位面的世界,火箭技术大发展很大程度归功于德国的技术、作战资料和大量相关技术人员,那些人是大推力高射程火箭的先驱。但在这个位面,自己一个穿越者,别人眼中的奇才,已经在这沼泽地,在该领域,创造了全新的历史。
工人们再次重复了一次操作,第三枚火箭炮以45度仰角瞄向了霍姆尼奇方向。
随着杨明志的一声令下,火箭炮顺利升空。
这枚弹的弹道更高,它也因而有个更长的时间滑翔。一般的火箭弹在达到弹道最高点后会急剧下降,但有了机翼,这个过程被大幅度拉长。
火箭弹一口气飞到了一千米高空,至此它的爬升速率开始降低,最终它抵达了弹道最高点的一千五百米后,开始了所谓的巡航。弹体实际在一点点下降,翼展太小与有限的推力,使得不能彻底克服地心引力。即便如此,它下降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即便燃料耗尽,弹体已然飞行。
火箭弹的高速扰乱了空气,尾部喷口的巨量气体可是夹杂着大量灰烬,空中的水汽迅速在这些尘埃上凝结,使得原本是一抹青烟,愣是变成了一条纯白的龙。
地面的六支观察小组赫然看到了高空的惊人一幕,他们纷纷举起望远镜,赫然看到至少航迹线的那个东西——它的屁股在着火,头也不回的向霍姆尼奇废墟冲去。
此时此刻,在霍姆尼奇废墟中搜寻金属的人数量庞大,有查过一千人在此劳作。他们有移居而来的农民,也有大量的军人。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科罗金,他负责一个通信班,自从二月底结束的战役后,就一直驻扎这里。当三月底的那次战斗结束,霍姆尼奇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
科罗金原本就负责二十个人,现在的他今非昔比。
霍姆尼奇已经升级为兵站,大量的仓库在森林中建立,同一时间会有近两千人居住于此。通信的工作他已经不再做了,其人就像是村长,要对这座兵站的日常生活全权负责。
所以,这次火箭炮实验他出力很多,麾下的专业电报员组织起来去检测火箭炮炸点。
当火箭炮的两次试射取得了非凡成果,待在电报室的他得到消息,激动的手舞足蹈。
但他绝对想不到,第三枚火箭弹,正驮着巨大的尾巴,朝着霍姆尼奇袭来。
就是这么巧!就是这么寸!
实际上,那枚弹的下降速率颇为平稳,只要继续提供动力,它还能飞的更久。奈何其长度决定了燃料太少,就算认为控制了燃烧效率该烧完的还是要烧完。
火箭弹在六百米空中突然停车,其所画的“白龙”也戛然而止。唯独后掠机翼的翼尖气流继续画着的两条“龙须面”。
弹体正是在此极具下落,其下方不偏不倚的,就是被炸成月球表面的霍姆尼奇城市废墟。
此时此刻,一千余人在扫荡着废墟,数百人手持铁锤敲凿着残垣断壁。
突然间,天空传来呼啸声,人们抬起头,也看到了天上无比奇怪的烟雾。
这一刻没有人想到害怕,几乎所有人高抬着脑袋,竖起耳朵,目不转睛的寻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直到他们看到一个黑色物体快速降落。
只有军人第一时间想到这可能是炸弹而纷纷卧倒,大量的村民,尤其是妇女,还是抬着她们扎紧头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