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又称九镇、明朝九边,是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
是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偏头关、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
此时。
直隶南京府,兵部衙门。
校尉声音如平地惊雷。
弘治皇帝和内阁二老如同炸毛的猫,一下子跳了起来。
“你说什么!九边战败?!”
弘治皇帝显得激动异常,因震惊,整个脸面都有些狰狞。
“你说刘锐败了?”
“你说素来用兵稳健的刘指挥败了?”
“你在胡扯什么?你……你大罪!”
马文升也觉得这有些扯淡。
可兵家无常事。
败了也不足为奇。
却不知道弘治皇帝为何发这么大的火。
马文升示意校尉出去,随后拉着弘治皇帝坐下。
“陛下,兵家无常事,这些年,九边有胜有败,这不足为奇啊。”
弘治皇帝瞳孔依旧瞪的很大,不顾马文升,回首去看刘健和谢迁。
谢迁还好。
刘健整个人呆如木鸡,低头喃喃。
“对啊!怎么就败了?刘锐用兵这么稳健,此次战斗,又有了详细作战计划,这怎么可能会败?”
“那个小子是信口胡诌,还是早已知道些什么?”
“莫不他从九边回来的?”
“这就扯飞了啊!看他那样子,不可能刚从九边回来,而且也不可能比卫所哨兵知道的消息更快呐!”
马文升一时有些懵。
不知陛下和首辅两人为何表情如此僵硬。
弘治皇帝厉声开口:“马文升,你告诉朕,为什么会败了?刘锐用兵这么稳,为什么会败了?战报上怎么说的!”
马文升只好看了看战报,随后豁然开朗。
刘锐用兵是稳,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是不会出兵对垒的。
可也因为刘锐用兵稳,看到鞑靼人败退之迹明显,便笃定带兵去追。
也因为刘锐有万足把握,当时又见鞑靼人已经溃不成军,种种迹象显示鞑靼人是真的败了。
所以刘锐才敢带兵去追。
可就这……还是被鞑靼人诱导了!
如果刘锐闭门不战,或者穷寇不追,刘锐败不了。
就因为他太稳了,所以败了。
马文升解释之后。
弘治皇帝脑海突然冒出一句话:“就是因为他用兵太稳了,所以败了。”
“……”
这是李易说的。
而且说的那么自信,还要让自己感悟。
起初弘治皇帝觉得李易故弄玄虚。
现在……
明朗了!
一切都明朗了!
“他比朕想的深,是朕草率了!”
弘治皇帝有些自叹。
“朕悟了。”
弘治皇帝淡淡说了一句,而后就回头看着刘健和谢迁。
两人一愣,随后齐齐点头:“微臣也悟了。”
“因为用兵稳,所以败了,这个逻辑……简直完美!”
谢迁附和道:“当初老夫也觉得这个逻辑,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只是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如今看来,丝毫不差。”
都这个时候了,谢迁还不忘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就有点意思了。”弘治皇帝淡淡开口,“先不找太子了,去给朕找一找那个小子先……”
……
叮咚。
李易快抵达麓山书院的时候。
脑海突然冒出一句提示音。
感悟值:+30
剩余感悟值:30
卧槽!
不会那三个老家伙感悟了吧?
随口忽悠一句都能感悟?
很好,这个系统,我欣赏你!
李易收拾心情,径直来到麓山书院。
“来了来了!”
“他来了!”
“都镇定点,都给老子……呸,都给大师兄我镇定住,懂否?”
唐伯虎搓了搓手,随后对祝枝山三人挥手:“你们不要出来,尽量保持神秘感,我来先会一会这个小师弟。”
“好!”
祝枝山三人散去。
唐伯虎则对着铜镜整理了衣冠。
“伯虎啊伯虎,你为何这么帅?”
“哎!上天给我开了一扇窗,却为何将门都堵死了啊!”
“明明这么帅,偏偏三年内,连个秀才都考不中。”
“废了!”
不得不说,唐伯虎换了一件儒衫,显得温文尔雅,温润如玉。
所谓公子世无双,也不过如此尔。
他看起来确实很有卖相,举手投足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