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半年一次的将军述职逐渐开始了,大都督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着手自己的工作。
从前线各路回来的将军议论纷纷.
“听说:“这朱文正是个马大哈,怎么这次这么严格?”
“怕是上次在青楼里玩的太尽兴了,换了个人吧!哈哈哈。”“听说后来有个青楼的女子不能满足他的特殊要求,惹怒了他。那青楼也被搅了!”
“道听途说,我倒觉得应该是主公教训了他这侄子,现在这小子学乖了。”
在这渔轮氛围来了一个40多岁的商人模样的将军述职,这人大腹便便确确实实商人模样。
一进门跪了下来说:“在下糜万户,奉东镇将军谢再新的命令前来述职。”
朱文正抬起头看看说:“将军请稍后,前面各位将军的账目查询完了便招呼你。”
这糜万户便立于朝堂退也不是进也不是,等了一个上午。
到了饭点儿朱文正转身进了后堂去吃饭,只留下糜万户一人在站着。
他知道其中利害!要是转身出去被定未经容许擅自离开都督府的罪名他可担待不起。
忍着饥饿等到下午,朱文正踱步来到大堂看了还站在原地的糜万户说:“哎呀!你看我这脑子居然把谢将军的事情忘了,抱歉抱歉快将账本送上来。”
平时述职本是是首先听取汇报一年来的军械人员的损失,取得的战利品和攻下的城池。
今日朱文正一反常态,居然没有让人汇报直接要了账本。
糜万户也没有多想,弓着腰把账本捧了上去。
朱文正接过账本,拿出算盘便“噼里啪啦”的敲打起来!
足足打了一个时辰,抬头看了糜万户一眼说:“这账不对!”
糜万户赶紧说:“大都督哪里不对了!”
“这每月的粮草开支明显不对嘛。”
糜万户赶紧凑上前去说:“每笔账都是按月支取的怎么可能不对。年初拨下去的银子用作置办粮草购买器械,每一笔账务都记实如初哪里不对了。”
朱文正挑了挑眉毛怒喝一声:“你当我是傻吗?淮南多风多雨,行军打仗哪有备足一年粮食的?军门都是按月购粮,今年元月份时100斤麦子按市场价纹银1两,到了5月份新粮未收旧粮已空,市面上的麦子每斤足足转了1两2!你这账本骗一下没有经验的判官尚可,居然能敢拿给我看。”
糜万户冷汗淋淋赶紧跪地求饶说:“大都督息怒,肯定是中营盘账房做错了记录,我马上回去重新核对。”
“一个账本居然还需要核对!我问他谢再兴是干什么吃的?”
糜万户吓得连连叩头,不停讨饶说:“大都督息怒,大都督息怒。”
说着连滚带爬走到朱文震跟前铺开一张1万两银票。
“请大都督通融,我马上去大营,让将军亲自来向大都督解释。”
朱文正捡起桌上的银票卷进袖子,马上改了一副嘴脸笑呵呵的说:“将军请起,不是本都督刻意刁难。你我都是打工的,不能让谢将军吃肉让我背这个黑锅。你且回去叫谢将军带上帐房来。至于账本怎么改我们见面再说。”
说完那糜万户便退了出去擦了擦满头的冷汗,面色难看心想:这个纨绔怎么有点不一样。
见糜万户走远,朱文正掏出刚装进兜里的银票端详了半晌。呵呵一笑说:“谢将军,你到底是何方神圣?你一个小小的参军居然随便装着我半年的薪水!阔绰!”
转头把那1万两银票丢给旁边的参军说:“那天收进宅子里的女眷多,需要的脂粉钱也多。你就姑且把这1万两银子给管家当做女眷的脂粉钱。”
那参军神色古怪的看着朱文正心想:都督真好色真舍得花这钱。
皇宫里朱元璋看着院子里玩耍的主标说:“那孩子的事你准备的怎么样?”
一旁的马氏缓缓说:“不好找呀!,文正这样的天之骄子找个能配得上他的确实不容易。”
朱元璋发了半天呆说:“那你就快点儿,他在别院里养了一帮青楼女子,真是有失颜面呀!”
(首日求鲜花、求评价票、求评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