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求鲜花和..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云中城。

刘胜收到各方传来的情报,对于事情的结果还算满意。

他以后肯定会回到长安,但绝对不是以这种方式。

这封大一统的奏疏只是他反击的手段之一。

如果那帮藩国的人依旧不识趣,他手上还掌握有一个大杀器。

那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推恩令》。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

如果说大一统奏疏是从下层动摇各地藩国的统治基础。

那么推恩令就是从上层分化瓦解藩国的统治力量。

两者中的任意一者都有着动摇乃至推翻藩国统治的能量。

如果两者双管齐下,各地的诸侯国不想坐以待毙的话就只有马上起兵造反一途而已。

当然。

不到万不得已。

刘胜并不会抛出这道杀手锏。

不仅因为朝廷还并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冒然交战胜负难以预料。

更因为诸侯国的存在对刘胜是有利的。

没错,他目前并不希望看到各地的诸侯被荡平。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只有诸侯盘踞四方。

他才能肆无顾忌的扩张力量。

而不用担心来自朝廷方面的掣肘。

有这些藩国在前面顶着,即便刘胜将兵力扩充到三万,也没人觉得不妥。

当然,这三万兵马中有一多半是分部在各个城池,主要用于防备匈奴的袭击。

刘胜真正能够随时调动的兵马只有一万三千人左右。

但是他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支军队乃是当之无愧的精锐。

白马营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补充,已经恢复到三千骑的规模。

锐士营以来自长安的游侠为基础,又招纳了大量边地的豪勇之士,打造出了一支罕见的重甲部队。

这支部队虽然只有一千五百人,但人人身披重甲,手持大刀,破阵能力之强冠绝三军。

刘胜正让工匠研发陌刀,如果成功的的话锐士营战力将再添三分。

另外以原云中的边军精锐为主,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轻骑部队,名为为勇骑营。

如此一来,刘胜手上就拥有了六千人骑兵。

或许对于匈奴人来说,这点骑兵并不起眼。

但是对于大汉帝国来说,这已经是规模最大的一支骑兵力量了。

哪怕是在长安禁军之中,骑兵人数也才不到五千人。

另外的四千五百人刘胜将其编成了一支混合兵团,名为辎重营。

主要是由战车和弓弩兵组成。

别以为战车已经过时就彻底无用。

在一些特定的战场上,战车所能发挥出的作用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浚稽山一战,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交战了三日三夜,杀敌无算。

匈奴大军拿他没有办法,最后直到汉军箭矢用尽,突围失败,方才力竭被俘。

在这一战当中,李陵就是采用了以战车作为营垒,前排持戟和盾,后排用弓和弩的战术。

可见当世只有无用的将领,没有无用的兵种。

辎重营里的战车都是经过特殊改造过的,内部空间很大。

平日可以用来装运物资和步兵,战时可以结为迅速营垒。

如果与锐士营配合,还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短时间内对上十倍之敌也能不落下风。

这四支部队就是当前刘胜所能掌握的机动力量。

或许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

养军队实在太花钱了,养精锐的军队更是如此。

那锋利的武器,坚固的铠甲,严格的训练以及优良的后勤保障都是用金钱堆出来的。

为了打造这支精锐武力,刘胜上次缴获的战利品全部投入了进去不说。

连云中帼内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也投入进去大半。

他还以云中纸作为抵押,向商人借贷了一大笔钱才算勉强满足了需求。

这要是放在内地,一顶穷兵黩武的帽子怎么都甩不掉,底层的民众也会表示各种不满。

但是,这里是边郡,紧挨着匈奴草原,时刻都面临着战争的威胁。

一切行为都要为军事让步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尽管如此,负责财政工作的官员也曾发出警告。

保持这样的武装力量已经超过了云中帼的承受能力。

最多半年,半年后若是没有新的进项,云中帼的经济就要崩溃了。

不过,刘胜肯定不会等到那个时候。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草原。

……

漠南王帐。

“南边的汉人怎么说,他们什么时候出兵?”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