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一封捷报奏长安(求鲜..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长安。

几十年如一日,未曾变过。

自从云中王刘胜离京以后,城中百姓的生活如故,似乎并未有什么不同。

只是偶尔在茶闲饭后,想起那位天骄少年不免发出了一声叹息。

哒哒哒,哒哒哒!

疾驰的马蹄声引起了路旁行人的注目。

这里是大汉帝国的首都,人流密集,这般策马狂奔是很容易出事故的。

要是被内史衙门的人看到,多半会被抓进去关几天,缴纳罚金之后才能放出。

“是红翎信使,非特殊情况不得擅动!”

人群里传出了一道惊疑的声音,“难道哪里又爆发战争了吗?”

能够出动红翎信使就代表着绝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

“匈奴人又来了吗?”

“还是哪里发生了叛乱?”

“或者是诸侯王造反了吗?”

那人想起当今天子最近一系列的削藩动作,心头猛地吓了一跳。

直到那信使沿街开始大声呼喊,才松了一口气。

“捷报!”

“捷报!”

“云中王大败匈奴人,阵斩三千,俘虏无算!”

听到捷报的内容,那人心中“咯噔”一响,快步回去报信去了。

大街小巷与他做出同样反应的人绝不在少数。

实在是这个消息太令人震撼了。

这可是匈奴人。

如果消息属实的话,这怕不是大汉十年来对匈奴的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胜利。

要知道,在以往的边境冲突中,各地的郡守将军杀敌破百就敢称一声大捷。

几十级首级都能当成宝贝,视若拱璧。

前云中郡守魏尚上报斩首白余人,在实际点验中却发现少了六个人头而被朝廷治罪。

若非碰巧赶上刘胜封国,魏尚可能要许久之后才能起复。

由此可知,大汉在对待匈奴的战事有多么的重视。

当捷报传进宫中,正在与文武百官商议削藩之事的景帝刘启当场就愣住了。

直到过了半晌,才小声问着身边的太监道:“刚才传来的声音是云中王大败匈奴,阵斩三千,俘虏无算?”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脸上的表情几经转换,最后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不管如何,能够战胜匈奴人总归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大汉君臣想要避免爆发全面战争,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害怕战争。

实际上,汉匈两国边境的冲突就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

不管是皇帝,还是朝廷的重臣,实际上是一直抱着鼓励,甚至怂恿的态度去看待边境的冲突。

若非如此,边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如此强大。

朝廷每年都会抽调一部分边军精锐充入禁军,并轮换一批新卒替换。

实际上也是将边境与匈奴的冲突当成了练兵的场所。

相信匈奴王庭那边的想法也是差不多。

只要不是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的高度,汉匈两国的高层都不会制止这种冲突的行为。

不过,当云中王的奏疏呈上大殿以后,大汉君臣的注意力立刻就转移到了别处。

“此乃何物?”

景帝刘启看着眼前薄如轻纱的质白胜雪的物品,向左右询问道。

很快,朝中的一名官员解释道:“此物名为云中纸,乃是云中王殿下亲自发明的。”

云中纸自问世以后,就受到了无数读书人的热烈欢迎。

只是暂时还没有传到长安这边来,这名官员也是偶然从北方的一名亲戚处得知了云中纸的存在。

“这个臭小子,有这么好的东西也不知道孝敬父皇!”

景帝刘启故作详怒的表情,周围谁也没有当真。

谁不知道这会云中王圣眷正浓,哪里会去自寻不痛快。

“哟,陛下,前不久云中王送来了一些东西,好像就是这云中纸。”

少府卿刘舍似是想到了什么,猛地发出了懊恼的声音。

每年各地的藩王和官员都会送来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刘舍不会对每件东西都保持关注。

当初在听到云中王送来云中纸的事情后,他也不曾在意。

草纸他见过,只有底层的百姓才会使用。

就算冠上了云中二字,他也不觉得会有什么不同。

是以连实物都没看到就束之高阁。

没想到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一个乌龙来。

“一切都是臣的错,还请陛下恕罪。”

话虽是这么说,刘舍脸上却不见惶恐之色。

能够当上少府卿一职,绝对是皇帝的心腹大臣。

“算了,卿也是无心之失,以后切莫大意。”

景帝刘启对此果然只是责怪了两句就略过不提。

“这云中纸当真是好东西,不仅轻便,而且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