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不一样的皇姑屯事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在张学申返回奉天的途中,秘密用电台告知张作霖鬼子火车爆炸案,张作霖妈了个巴子,还反了小鬼子。父子两人密谋策划了,不一样的皇姑屯事件。

凌晨5点30分,即将进站的火车减速,穿过了三孔桥,桥上面是属于日本人满铁株式会社的南满铁路,火车走的是桥下的京奉铁路,这里是东北军管辖的铁路和日本人管辖的铁路的交叉点。

火车穿过桥孔的一半,就是张作霖的八号车厢刚刚到桥下,时间掐的非常精准,毫秒不差!一声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响起,爆炸点在桥孔的上方,整个三孔桥被包围在爆炸的烟雾中。

本来张作霖还想着,车进站时怎么出去?大帅总不能穿大头兵的行头吧?车里的六姨太可能正为了找不到大帅而着急呢!这一声爆炸让坐在地板上的张作霖横滚乱撞,他坐的地方太狭窄了,旁边还有卫队长郑山陪坐着唠嗑。紧急之中郑山一把抱住了大帅,否则他都可能滚到车外面去。

煤水车的煤炭呼啦啦的把这两个人埋在了下边。

火车紧急制动停下了。

反正大帅没有死,读者不要着急,笔者还要啰嗦几句,说一说火车为什么停车那么及时,是火车司机机灵,手脚灵活吗?不是的,这是火车的技术性能决定的。

爆炸点在第八节车厢的顶部,那可是三十袋,因此第八节车厢全部被炸飞了,只剩下了车厢的地板底盘,其他的被一扫而光。后面的两节车厢也脱轨了,横在那里。

列车被拉断了,火车头带着前七节车厢继续前行。

车厢间的连接不光是车钩,还有电线,最重要的还有胶皮管子连接的管路。这条管路是高压空气,送入高压空气,刹车的闸瓦松开了车轮,火车就可以行驶了。

现在列车断开了,风道管子被拉断,高压空气泄露,闸瓦就抱紧了车轮,车轮不能转动了,在铁轨上蹭着打滑,火车当然就以最快的速度停下了。这才是火车及时停车的原因。

从爆炸发生到列车停下,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爆炸现场一片混乱。车站上的仪仗队变成了救护队,跑过来救人。还有动作更快的,那就是日本人的铁路守备队,他们像是早就准备好了,待命在那里,第一时间来到现场,又是照相取证,又是警戒现场,闲人不得靠近。那一架照相机是带三角支架的大家伙,专业的很,相机上安装着聚焦取景的硕大的镜头。

说明:上面这一段写的是真实的历史,特别是哪个照相机。

日本人拍的照片从火车进入桥洞起开始拍照,爆炸启动的一瞬间,以及起爆的全过程,全部分段拍照,最后是现场各个角度的照片。摄影师的名字叫做:神田,他自己还站在八号车的光板上摄影留念。这些照片在百度上都能搜到。

皇姑屯事件发生了。

张作霖离京回东北,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已经为他布下“必死之阵”,在距沈阳一公里半的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桥洞上,设置了爆炸刺杀的现场,还有专业的工兵电动起爆。按下电钮的是日本关东军大尉东宫铁男。

第一时间冲到现场的,表面上看是日本铁路守备队,实际上是河本大作调动的关东军冲锋队(冲锋队是资料上的叫法,到底是个什么性质的部队也搞不清楚),他们可不光是保护现场的,执行“补”、确保张作霖死亡才是他们的职责。只不过东北军的部队来的太快,他们才变成了维护现场的军人。

仪仗队是一个连,一百多人,还有火车上的卫队,没有受伤的,能跑动的二十多人,这是现场第一时间的东北军武装。

三孔桥离车站太近,只有1500多米,目视距离就在眼前(1928年的时候,这里是郊区,居民住宅很少,也没有高大的建筑,所以在车站上可以看到爆炸现场的情况),车站上人数最多的部队就是欢迎的仪仗队,当然他们第一时间就跑来了。

三十袋的威力太大,三洞桥中间一座花岗岩的桥墩被炸开,桥上的钢轨、桥梁炸得弯弯曲曲,抛上天空,张作霖的专用车厢炸得只剩一个底盘。吴俊升炸得血肉模糊,当即死亡;张作霖的日籍顾问仪我诚也满面是血,抱头大叫;校尉处长温守善被埋在碎木下面;周大文炸破了手,六姨太太(在另一节车厢)炸掉了脚趾头;莫德惠也受了伤。

这就怪了,吴俊升不是到前边车厢睡觉去了吗?八号车厢应该是空车,除了门口的卫士,一个人都没有,吴俊升怎么会死在这里?

原来快到站了,吴俊升走过来找大帅,于是他就成了八号车厢的唯一乘客。这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吴俊升是命中注定,难逃一劫。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温守善从爆炸残骸中爬出来,与周大文、张作霖的私人医生杜泽先等人到处寻找张大帅。在混乱中,卫士长郑山背着大帅踉踉跄跄的走过来,这两个人就是两个黑炭头,衣服、脸上都是漆黑一团,刚从煤堆里爬出来能不黑吗?没人能看出来那个小个子大头兵就是大帅。

这种地方郑山也不能说“这就是大帅,快抢救!”。

卫士长当然不简单,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