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141 朱熹的刁难(第四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高大全目光一凝。

  朱熹,真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啊。

  程朱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二程和朱熹的理学。

  如果说二程是把理学创出来的始祖,那朱熹就是将理学完美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最大功臣。

  理学能够有后世的地位,凭心而论朱熹的贡献还在二程之上。

  在地球上,朱熹被世人认为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而朱熹也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算算年龄,现在也确实应该朱熹出世了。

  只不过高大全没有想到,他和朱熹第一次见面,居然是在这里。

  看了看坐在第一排面无表情的二程,高大全心中有些感慨。

  理学的这些精英,已经混到一起了。

  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理学就能够面世了。

  二程和朱熹不可怕,可是理学这个怪兽一旦出世,就太可怕了。

  必须要把这个怪兽干掉。

  想到这里,高大全看向朱熹的眼神就有些不善,不过他也没忘记眼前的场合,轻轻点头:“朱元晦,我听说过你的名字,你的文章写的不错。”

  朱熹一怔,随即有些喜悦。

  元晦,是他的字。

  朱熹在太学确实也算得上一个风云人物,毕竟是李侗的弟子,二程的嫡传,他自己本身也是个天才。

  但是虽然年纪和高大全差不了多少,可是实际上论及地位,现在的两人却可谓是天差地别。

  高大全听说过他的名字,还能够上来就说出他的字,显然这不是敷衍之词。

  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

  毕竟皇帝不会记住乞丐的名字,他朱熹能够进入高大全的视线,显然也算一个人物了。

  想到这里,朱熹又对高大全行了一礼,谦虚道:“学生能够进入高博士的法眼,真是荣幸之至。”

  高大全呵呵一笑,毫不客气道:“既然感觉荣幸,那就退下吧。你还有很光明的未来,现在做二程的马前卒,会死的很惨的。”尛說Φ紋網

  朱熹脸色变得僵硬起来了。

  秦桧低下了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至于其他的太学生,同样是议论纷纷。

  除了秦桧,很少有人能够想到,高大全居然说话这么不客气。

  而且直接就指出秦桧是二程派出来找麻烦的。

  文坛的规矩,看破不说破,事后还能做朋友。

  可是高大全显然不顾忌这个规矩,直接往死里撕。

  这个时候,还有很多看高大全不顺眼的太学生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高大全这睚眦必报的性子,实在不适合招惹啊。

  朱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进退两难。

  不过朱熹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二程根深蒂固,他自己也是二程的正宗嫡传,万没有在此刻退缩的理由。

  所以朱熹只是强笑一声,“高博士很幽默,学生只是想请教一下有关四书的问题。”

  四书,乃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启蒙的重要典籍,也是儒家内部的圣经。

  朱熹想要向高大全请教有关四书的问题,并不出人意料。

  不过高大全却凝神以待。

  只有高大全知道,朱熹在四书上下了多少功夫。

  地球古代的天朝,朱熹专门为四书做了注释,名为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是后世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虽然后人公认,四书章句集注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

  朱熹的才情,也可见一斑。

  能够誉满天下亦或者谤满天下的,或许是大奸大恶之人,却绝不可能是庸人。

  朱熹就是一个争议极大的人物,他的最终成就,还要在二程之上。

  对于朱熹,高大全丝毫不敢怠慢。

  “四书中你想请教哪一个?”高大全问道。

  “论语。”

  朱熹的回答并没有出乎高大全的预料。

  四书中,论及影响力,确实是论语第一。

  世人总有一种误解,认为论语是孔子写的,因为论语中确实有很多话都是孔子说出来的。

  但是实际上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xszww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