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三季 副局长成了杀人犯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第二天早上8点多钟,警察局会议室内圆桌旁围着十来个人,局长王向东坐在首席位置上,副局长杨学科,重案组长许浩,警员张勇,刑侦组长赵开锁,物证科长张敏,王铮,法医唐婉以及借来的技术人员刘彻都围龙在他旁边。

王向东说:先简单说说案情吧。

许浩说:昨晚上9点多钟在河岸大道上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我们接到报案是1点多钟,赶到现场发现一辆灰色两厢高尔夫轿车停在路边,没有熄火,刚过大铁桥出口向南五十米。车门都关着,车保险杠下面躺着死者,脖子上有刀伤,身上没有任何证件,也没有手机,车内更是一无所有。车前方四米远处有道划痕,可能是自行车电动车倒地擦出来的,车后面十几米处有刹车痕迹,虽然被雨水冲刷可还能清晰可见。岸边人行道上有自行车或电动车行驶过的轮胎印,轮胎印是拐向轿车这边的,很有可能是骑车的人故意拐过来逼停了轿车。当时风雨都很大,没有勘察到脚印之类的物证,死者身上也没留下一枚指纹,车内也没有,死者是检察官高阳。

唐婉说:回来后对尸体进行了检验,死者左胸处有一个焦点,是电击棍之类留下的灼伤印,脖子上有一道刀伤,刀口深且整齐,是一种非常锋利的刀横抹造成的,不同于一般水果刀或者黑市上买的刀具,很像是军队侦察兵用的刀。初步推断凶手先用电击棍击晕了受害者,随后才抹了他的脖子。从受害者瞪着的眼睛看,击晕他和杀死他在时间上有一定间距,脖子上的致命一刀是在受害者醒着状态下实施的,否侧受害者不会瞪着眼睛而且表情惊恐,受害者很有可能认识凶手,现在只有这些。

杨学科问:是熟人作案?

许浩说:完全有可能,我认为这绝不是图财害命,是有预谋的杀人,我初步推断,凶手骑单车从人行道上冲下来正好被轿车撞上,这点可能是设计好的,现在正等交警局对轿车检验的证据。凶手被撞到逼停了轿车,然后假装受伤躺在车前,待高阳下车靠近他时用电击棍击昏了他,但是他并没有杀死高阳,因为杀死高阳的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从后面赶来一辆车下来的,这辆车的突然停下吓跑了击昏高阳的人,他跑了,从车上下来的人才是杀死高阳的真正凶手。

赵开锁说:逼停高阳击昏他动机是什么?

许浩说:还没有找到。

赵开锁又说:后面赶来的车是尾随而来的吗?

许浩说:刘彻调取了这段路北头三个路口的监控录像,有两路口监控录像证实高阳的高尔夫轿车后面跟着一辆黑色本田。

赵开锁说:那么逼停高阳车的人跟后面赶来的人会不会是一伙的呢?

许浩回答:没可能,不用那么费劲,杀死高阳一个人足够了。

王向东打断了他俩的话,说:你是说从后面赶来轿车上下来的人很有可能是向局?是他杀死了高阳?

许浩说:对,尾随高阳的黑色本田就是向国明的车,刘彻已经查清了车牌号,唐婉在高阳的指缝里提取了很少的皮肤组织,经过DEN鉴定是向国明的,向国明脸上也有一道伤痕...

等等,这事不能过早地下结论。杨学科马上制止了许浩的话。

王向东说:高阳是检察官,被杀已经震动了高层,又加上与向副局有关,这就更加严重了,高层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事情,按说夜里发生的事不可能传的这么快,可偏偏就都知道了,可见这个案子的关注点太大了,查明案情迫在眉睫,但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要做到证物确凿,铁证,来不得半点差错,本来总局想插手这个案子,成立专案组,又一想这样一来就向社会表明是大案要案了,我本人琢磨先不要总局插手,咱们自己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也说明咱们不是白薯。所以必须要快,既然嫌疑人已经确认,这就说明案子很快就能侦破,就按着这条线查下去。

说完王向东点燃一支烟摇摇头自语道:没想到他会这么干,早点控制住他就好了。

许浩说:谁能想到警察局副局长会去杀人啊,只是动机是什么还不清楚,我们一定要尽快弄清楚。

王向东深吸一口烟后说:许浩,现在就成立专案组,有你任组长,高阳被杀案你全权负责,从现在起别的事你都不要管了,安心把这个案子给我破了。

许浩脸上露出更加严肃的表情,回答:放心吧王局,我会全力以赴。

大家又分析了半晌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主要是向国明副局长牵扯在里面,什么话都不好说,王向东考虑到大家忙活半宿就草草散了会。

散会后王向东把徐浩留下跟他说:我会向上面推荐你晋升副局长,你不能给我丢脸,不管咋说也要把这起案子破了。

许浩一听高兴的不得了,满口答应。这么多年来王向东对他真是不错,啥事都偏向他,他哪里还有理由不破这个案子呢。

南郊第二看守所一间焊着铁栏杆的监房一张小桌子前坐着一个人,向国明。向国明是三年前从外地调过来的,本来是要接王向东班的,谁知王向东在高升前一个月官运突然夭折了,据说是更有本事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