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在长安城外四十多里,打马一个时辰便到了。
第二天一早,李二带着几个随从,长孙皇后听说李二要去看那个疑似拐走长乐之心的男子的时候,也颇有兴趣的跟着一块出来了。
李世民身穿的是一件紫色袍服,这是长安勋贵人家大妇常穿的样式,胯下挂着一柄大横刀,一看便是一名勋贵人家的模样。
而长孙无垢则是上身着小袖衣,下着长裙,这是典型的唐初仕女骑马的服饰,头上还带着一顶幂篱,幂篱垂下的网帘可以遮蔽全身。
后世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的,侠女们戴的缀有一圈轻纱的竹编斗笠,其原形就是隋唐时期出现的幂篱。
唐朝虽然风气开放,但是也没有开放到后世电视剧里面齐胸装那种程度...
至少身为皇后的长孙无垢出行,是不能随便被别的男子窥见真容的。
几匹骏马从长安城东门出,一路打马东行,很快便到了万年县张家庄了。
一条淡青色的水泥大道,蜿蜒着向前,宛如一条玉带一般蜿蜒着映入李二的眼帘。
“这便是水泥路?”
李二翻身下马,走了过去,蹲下来,用手按了按路面。
然后抽出横刀,用钢铁的刀柄使劲的敲击,只砸出一点白印。
“果然坚若磐石!”
李二大喜!
他有些心疼的看着这一条一直蜿蜒着到一栋楼房下的水泥路。
大约有四五里长的道路,宽约一丈!
李二有捞到路肩上看了看,用横刀扒开一小段路肩,道路厚约一尺。
顿时有些怒不可遏!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李二捶胸顿足。
他粗略一算,这一条路要是用来加固灵州、怀远等关隘,足够把西北的几个重要关隘打造成铜墙铁壁了!
到时候只需要驻守一支偏师,便足以抵挡西北方向的突厥、吐蕃等势力!
坚固的关隘,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国防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此时修筑城堡的材料大多用黄土夯实,
若是怀远、灵州一代的关隘全部用水泥加固加高,到时候大唐的西北防线便可固若金汤,然而这水泥用在这里,只是一条好看的路而已...
大唐缺这么一条路吗?
真是..真是气煞朕也啊!
就在此时,一名老农牵着一头老黄牛,肩上扛着一架怪模怪样的...犁?
李二当然是知农的。
现在是秋天了,收获之后,就必须要用犁把泥土翻开,避免一个冬天过去,泥土被冻得太坚硬了。
也可以趁着冬天到来之前,把泥土翻开,好吧隐藏在泥土里面的虫卵在冬天的时候被冻死。
但是...
这老农就一人,一牛,肩上扛着一台怪模怪样的犁,就这样可以犁土吗?
这犁土最好是深耕,犁得浅了,效果不大。
通常来说,现在大唐最流行的犁田方式是“二牛抬杠”。
需要两头壮牛,两人牵牛,一人掌犁,一人在后面把犁开的土翻面。
需要四个劳动力才行!
而这老农只是一个人牵着一头看起来也不是多壮的老黄牛,这也能犁田?
李二和长孙无垢对视一眼,然后便看到那老农牵着黄牛下了地,熟练的套上牛轭,一手牵着牛绳,一手扶着犁。
尖锐的犁头轻易的就钻进了泥土之中,老黄牛仿佛也没费多少力气,便拖着犁头向前走,犁起来的泥土顺着弯曲的犁背往外一番,竟自动翻了个面!
“这....”
李二惊了!
这带给他的惊讶比水泥还要大!
大唐的兵制基础是府兵制。
所谓的府兵,脱胎于三国时期曹操创立的屯田制度。
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制。
士兵平时又要务农,又要承担兵役。
若是农忙的时候,大部分的士兵都需要下地干活——因为他们是主要的劳动力。
这样的兵制好处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国家不需要为养兵承担太大的财政压力。
但是坏处显然也很明显,那就是大唐的军事能力是要根据农时上下波动的:秋收之后,是大唐军力最强的时候,而春耕的时候,则是大唐动员能力最低的时候。
因此,这一个能够节省三个劳力的犁,引起了李二的极大关注!
因为对于府兵制的大唐来说,节省一个劳动力,就意味着有一名士兵可以脱离土地,成为常驻兵力。
这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了。
在见识到了水泥之后。
李二心里也觉得...这犁应该也能给自己惊喜。
反正今天的惊喜已经够多的了,李二带着满满的期待,走向了那正在犁田的老农。
【第三更,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打赏。】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