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看到了吗?那胖子叫做孙儒臣,便是这丰汇楼的掌柜,他背后乃博陵崔氏。”
张桦指着大厅内一名满脸的恭喜发财的胖子说道。
“如今这山东士族在全力收购迟约,联手把粮食价格推高!所以..这迟约的价格是会越来越高的!”
“你有那么多迟约吗?”李渊问道。
“当然有了...这迟约只是一张纸而已。”
张桦取出一份迟约。
“这样的册子,司农司一天可以弄出几万张出来!”
不就是一份订购书而已嘛,有什么困难的?
李渊顿时不乐意了:“你小子,既然这东西不值钱,为何要我花了两万贯去买!不行,你得把两万贯还给我!”
“上皇莫要惊慌。这一个东西有没有价值,关键看人们是否相信他有价值..”张桦笑道。
李二闻言,若有所思。
“比如说这迟约,其实就是一张纸盖上司农司的大印而已,本身有什么价值?一文不值!”张桦说道,“但是人们相信,凭借这一张纸,便有资格购买一百石粮食,而由于出现了蝗灾的传闻,所有人都相信明年的粮价定会疯狂涨价!!因此...这迟约便被所有人看高,大家一起联手,把这迟约的价格继续推高!!”
李渊皱了皱眉头:“如此说来,我那两千张迟约现在还不能出手?”
“当然不能出手,而且司农司也要控制迟约的数量,避免数量太多导致被看空。”张桦说道。
“而等到从林邑、婆罗洲购买的十几艘海船运回来的粮食到了长安,这两三百万石的粮食,一下就能压垮市场的信心...到时候,这迟约便是一文不值了。因为他们已经亏了一成了,若是按照现在的粮价去买未来的粮食,岂不是还要再亏一笔...”
“所以你小子做的这个局,既不用真的付出粮食,也能够把这长安城的粮店全部掏空了?”李二倒吸一口凉气。
这小子..好深的算计!
“张郎,那岂不是咱们家就发财了?”
李丽质两个眼睛都要变成元宝了。
“当然要发财了...”张桦笑的有些苦涩。
要不是你爸爸和你爷爷横插一手,老子能赚更多的。
“你小子长了个七窍玲珑心了...没有人有你这么会算计的。”李渊摇摇头,不过随即笑道:“我反正是不管了,你要是把我的养老钱亏光了,你就拿你的还国公府来赔我!”
呵呵,你儿子怎么可能让你没钱养老。
李二最关心自己的执政合法性了。
...
而此时,丰汇楼已经是人声沸鼎!
在这个时空,丰汇楼如今发生的一切,被统称为第一次金融风暴——迟约风暴。
而试图掌控大量米粮来威胁李二的朝廷的山东士族,无疑是这一次金融风暴的绝对受害者!
这些长安粮商背后的后台老板们,如今是欢喜的合不拢嘴。
甚至是以为遇上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十一月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大量收购迟约。
然而,到了十二月,这迟约已经涨到了三十贯了!
这商家们才觉得有些不太对镜了。
因此,许多商家开始出手,把手中的迟约卖出去。
然而,随后米价便开始大涨!
导致之前操作售出迟约的粮商没少挨东家的批斗、
不过问题也不大,因为到现在他们也是有的赚的。
只是没赚太多而已。
但是今天得到的消息——大运河竟然被冰封了!
货运停滞了,粮食运不进来。
这一下...迟约的价格立刻再次翻倍的涨...
......
“买进!买进!买进!!!”
丰汇楼之中。已经噪杂喧闹到了极点,一楼的大堂,二楼的雅座,三楼的雅间,四楼的贵人雅间里面,这个时候都是人声鼎沸。每个人都在大声说话,无论他们是何等高高在上的身份,平日里如何风雅,如何沉稳。现在面对这着动辄就是成千上万乃至十万百万的输赢,没有一个人还能沉得住气了。
而这所有的呼喊声,欢呼声,哀嚎声,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买进!
买进迟约!
越快越好!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迟约要涨——连这个都搞不清的人,在贞观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上午丰乐楼开张后的一炷香之内,就已经把手里的筹码抛出去离场了。
现在还在场内的人们,都坚信迟约一定上涨,至于究竟会涨多少,当然还是有不同看法的。
有人看高到1oo贯,有人看到15o贯,更有人看到2oo贯,还有人高看到25o贯甚至是3oo贯!
这些人如果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当迟约达到心理价位后就离场把钱拿走去买房买地再多讨几房小老婆的话,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