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怕个卵
无论是什么改革,都会遭到某些利益集团的反扑。
这在历史上都已经证明了的。
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失败?
因为触犯了士大夫的利益!
以至于文彦博直接讲出了那一句露骨到了极点的话:“陛下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直接把被儒家包装得温情脉脉的仁义和博爱给撕开,露出了里面残酷到了极点的真相——士大夫是统治者,百姓是被统治者。
若是利益大多倾向百姓,则士大夫阶层的利益就要受损!
归根结底,无论是儒家法家道家,背后都是利益之争!
而活字印刷书的出现,无疑是大大的动了世家豪门的蛋糕了。
而且还不是几百万贯铜钱这么简单的事情。
而是关系到,世家豪门之所以能够成为世家豪门的根基的问题!
历史上,这些世家之所以能够形成门阀。
原因是他们垄断了文化权!
无论是谁当皇帝,官员都要大多来自世家门阀。
博陵崔氏为例子,从唐往前,崔氏有几十人拜相,被称为天下第一门第!
是其他人智商都没有他们崔氏高吗?
绝对不是。
而是除了这些世家豪门,一般人哪里有机会接受教育。
虽然隋朝开了科举制度。
但是打个比方,让一名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浪,与一名从小就没见过钢琴,没机会游历全国,没机会去听歌剧,没机会去看讲座,没有名师教导的农家子弟一起参加高考。
谁能赢?
这本就不是公平的竞争。
隋唐的科举也是如此。
科举开了,来考试的依旧是世家子弟。
所以李二这些年干脆就不开科举,。
因为他知道,开了科举,录取的人也是山东士族。
虽然到了后来,李二很不要脸装逼说“天下英雄尽入吾殼”这样的话。
但是现在他还真的不太像用这山东士族。
因此,山东士族都很清楚,虽然现在李二很傲娇,但是迟早是要用他们的。
他们的地位,他们的荣华富贵都可以在大唐延续下去。
但如果李二有别的选择呢?
掌握着刀把子的李二,就实在是太令人可怕了。
山东士族慌了。
他们找到了兴义郡公高士廉,希望他能找到长孙无忌斡旋。
这高士廉是长孙无忌的舅舅,双方关系算是亲近。
长孙无忌刚刚回府,就受到管家通报,说高士廉下了拜帖,邀他府上一叙。
长孙无忌听说舅舅相邀,不敢怠慢,便很快去了高士廉府邸了。
到了之后,发现原来不是舅舅要见他,而是王圭和崔明轩。
“见过赵国公。”
两人抱拳行礼。
无论如何,长孙无忌官爵要比他们高得多。
长孙无忌皮笑肉不笑,问道:“不知舅舅找我前来,所为何事。”
“我听说,你开了一家书坊,书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一成,不知是何缘故?”
高士廉说道。
“舅舅,确有此事。不过这书价便宜,乃是为了造福寒门子弟,让他们都能够读书,明礼。”
王圭眉头一皱,“赵国公为何要针对我士族。”
“我并未针对士族,而是壮大士族啊!”
长孙无忌皮笑肉不笑说道。
是啊,你王家再有脸面,也不敢直接说天下人就只有你们能够读书,能够自称士族吧?
“赵国公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崔明轩摇头道。
他就差赤裸裸说,他们山东士族的利益全部在这垄断文化里面,现在要是谁都能读书,他们山东士族就不能世世代代,荣华富贵了。
“赵国公,不如你把书籍的价格提起来如何?七百文岂不是能赚的更多,亦不得罪士族,两全其美。”王圭说道。
只不过,这不是长孙无忌能够控制的。
他知道,张桦的背后是李二。
他长孙无忌不像是山东士族,他家的荣华,系于李唐。
所以,打击山东士族,也符合他长孙无忌的根本利益。
长孙无忌摇头说道:“本公自认也是读书人,想要为天下读书人做点好事而已,诸位何必苦苦相逼,难道就只有你们可以读书吗?”
这就是诛心之论了。
若是王崔二人敢承认,长孙无忌就敢把这话传遍天下。
让全天下都看看这些士族世家的嘴脸。
“赵国公,是要与吾等为敌了!”
王圭威胁道。
高士廉听闻此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说实在的,他有些后悔来做这个和事老了。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