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科举和专利法
果然,对付李世民这样的皇帝,讲大道理是讲不通的。
李二同志是纯粹的实用主义者。
无论如何,在没见到好处之前,他是不会认同张桦“提高匠人待遇”的理论的。
道理不能讲,只能讲利益。
很好,张桦也喜欢讲利益。
后世不是说双赢吗?
张桦想要从大唐身上吸血,好在外面搞殖民,不给李二看到点好处怎么行。
好处自然是很明显的,这五姓七望世家豪门主动招惹上了张桦。
张桦也不介意办李二打破这世家大族的牢笼——殖民当有民啊,而中原之名,都被豪门世家给禁锢在了土地之中了。
李二同志想要做人口普查,结果只查到了不到五百万户,全国也不过一千多万人口——这个数字当然是不准确的!
虽然经过人隋末大乱,损失了一些人口。
但是隋唐之间的乱局时间并不长,并不如五胡乱华时期那般酷烈。
所以,整个大唐的人口怎么也不会只有五百万户。
要知道,旁边的高句丽,也可是有两百多万户的人口的。
大唐这么大,怎么可能人这么少?
那么大量的人口到了哪里呢?
除了跑进深山躲避战乱的——光是去年一年,张家庄后山就有上百户人家是从秦岭山脉北麓下来的。
剩下的,就大多成了世家豪门的农奴了——这些人不入户口,完全成为世家大族掌控之人。
这也是为什么世家大族有底气对抗皇权的实力所在。
他们本身就控制着大量的“隐户”。
“陛下,臣发明的曲辕犁,可节约三分之二的人力,臣发明的马蹄铁,可减少九成的战马损耗,臣的水泥,可迅速修筑城墙,乃军国利器!”
张桦循循善诱。
“若是有一物,可一日写出成千上万本书籍,那书的价格将会降低到何等地步?”
“若是有一物,可轻而易举击破坚硬的城墙,高句丽城高池深如履平地!当如何!”
李二听了,双眸明亮。
野心!
霸王龙的野心被张桦给勾引出来了。
征服高句丽是从隋朝开始的每一位皇帝都心心念念的事情。
原因无他。
因为高句丽占据的地盘乃是辽东故土,乃是可以耕作的土地。
在东亚这块地盘,汉人就看不得可以耕作之地被人占据,无论如何都要占下来。
而且高句丽有两百五十万户,数百万的人口,可不是后世的棒子小国,乃是东北亚大国!
一个以农耕为经济基础,而文化迥异于汉人的农耕大国!
这样的国度,放在华夏皇帝的眼里实在是有些扎眼。
所以,攻灭高句丽,乃是这个时代皇帝的执念。
因此,当张桦说出可以击破高句丽坚城的的奇物的时候,李二立刻就屈服了。
他说道:“好!!若是你所言为真,即使天下人反对又如何!”
“天下人不会反对您的,陛下。”张桦说道,“天下,乃天下之人之天下,非五姓七望之天下。”
张桦说的很直白了。
就是要干世家大族!
李二心里有些激动。
这样的话,在朝堂上没人敢说。
连他都不敢说。
但是如今张桦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小儿说出来了。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李二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张桦,你现在说这话,我不当你是未及冠的少年,而是我大唐的万年县伯!”
李二严肃的说道。
“臣绝无戏言!”
张桦也是表情严肃。
要对外搞殖民嘛,人口被控制在世家豪门那里还怎么弄。
而且,若是把唐朝引导到了资本主义的邪恶快车道来的话...有些事情,就不是李二这个皇帝能够控制的了。
李二不懂什么叫做科学,什么叫做资本。
这是时代的局限。
“陛下,若要实现臣所说的前景,则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来,需在科举之中增加明算科和明工科,二来,则需要保护发明创造者的利益,设专利法!”张桦说道。
“哦?愿闻其详!”
“明算科乃是数学,而明工科包涵的范围就很广了,总的来说,便是科学!”
“科学?那水泥便属于科学?”李二问道。
“没错,陛下,臣下对于工科和算学颇有造诣,不如教材就交给微臣来编撰。”
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的教材将会提前出现在大唐。
到时候自己怕是会成为这一系学子的祖师爷。
张桦颇为期待。
“回头你你好章程呈上来,这专利法是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