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搞人心态的攻势怎么对付呢?那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调整心态的方式嘛!例如可以转嫁到高考体系去。
一大早楚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撕书。以前念书的时候,积累下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教材、试卷册直接给他撕了,烧掉。
顿时整个人心情都畅快了,你搞我心态,我也会搞你心态。书架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高考体系的玩意,这叫做优化存量。
即这个玩意确实有问题,我先存在这里。等我出问题的时候,我再回过头解决掉他。
这就像是练轻功一样,浑身绑着铁块。打起来了,敌方用卑鄙手段试图战胜我,我大不了把身上的铁块丢掉几块嘛!
当然也不是所有书都烧,楚云看了一下高中的那些教材,发现高中基本上是荒废了,很多知识点自己竟然没有掌握。
高中的教材应该算是中高等教育了。
“难怪社会大学读得这么吃力。”楚云看着一大叠书,这些书还是要回头看完的。
网文这个产业,全面的免费阅读那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网文的汤药基本上一样,真正的区别是在于知识点。
这是私人贵族教育的东西,既然是私人贵族教育,那么就意味着网文作者必须掌握足够的知识点。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中高等教育也啃一遍。以后写网文,学渣基本上是没前途的。你会越写越吃力,越写越困顿。
解决办法很简单啊!回过头把教材捡起来啃一遍。
网文是超纲阅读方面的教育,超纲阅读是需要纲领支撑的。教育体系中的纲领,并不是说完全不可取。
可不可取,自己判断。
有些玩意是真的垃圾!
但也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人民出版社印刷的教材,内容是很扎实的。
网文免费阅读的玩意,其实是亡文类型的。即扑街写手,你锻炼一下自己抓热点的能力,并且反复的咀嚼网文的汤药,然后进行逆向开发。
这种逆向开发,主要是锻炼思维方式。同时开发出来的东西,具备相似的功能,但效果又不一样。
相当于是研发新的信息化药品类型。
汤药基本上一样,但线下的物质基础是不一样的。我之毒药,彼之仙草。
是药三分毒,网文是有一定毒性的,即有一定的成瘾性。
为什么网文很暴利?自古以来最暴利的玩意,基本上就是军火和毒品。网文这东西,是一种精神鸦片。
这种精神鸦片,用得好是能改善‘我的世界’的,用得不好就是把自己风水玩到烂底,然后江郎才尽。
网文真正的爽,是无爽而无不爽,乃至极爽。无乐而无不乐,乃至极乐。
镇痛剂、开心豆。
这种良心的信息化药厂,通常是不怎么赚钱的。但可以锻炼作者的才能,并且持续改善自己的世界。
做到极致之后,就意味着你可以不用写网文了,可以做更高级的生产分工去了,这不就是改变阶级了吗?
那么呈现出鸦片和逗比理势的网文,看完之后人是很空虚的,也是非常忧伤的,会把读者变成一个空虚而的阿Q。
这种网文很赚钱,卖毒品肯定是很暴利的。这种信息化贩毒,也没有相关法律规定你不能这么做。
你能让自己不去贩毒,那是是靠良心。
如果信息化毒品免费阅读的话,那就意味着信息化毒品泛滥,接着就会导致社会犯罪率的极致上升。
网文产业最开始,并没有说什么一定是付费,又或者一定是免费。
刚开始大规模演化发展的时候,那时候能上架的小说比较少,当时这些上架的小说其实就是极致的免费了。
当年就是免费阅读的时代,那个时候的小说是挺好看的,但是商业价值低一些,养不活那么多网文作者啊!
历史倒车开不了,但免费阅读的美好体验也不能丢啊!
那怎么玩呢?
汤药不值钱,值钱的是贵族教育的东西。
即以后的网文产业发展,应该是遵循一种小说本质上是免费给你看,但我收费的内容其实是夹带私货的贵族教育。
相当于网文作者要向私塾先生的方向转变,既然你要当私塾先生,圣贤书的内容你起码得能讲解吧!同时高考体系的提纲你也得基本啃一遍下来。
私人贵族教育,主要是教B数。
网文的推演之道,是可以透视成功率的。即这个事情为什么不能做,这个事情为什么能做?
坑在哪里?亮点在哪里?
成功率怎么样?理论上事件后续又会如何发展呢?实际上又要做那些工程量呢?
想要和得到,中间是做到!
即主角想要什么,他如何做才能得到什么?这其中就延伸出了逼数的估算,即这事情的成功率有多少呢?
我现在成功率不足,我又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去弥补这个成功率呢?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