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业和张嘉商量一阵之后,就转到具体的工作安排上来。
哪怕父子俩也要明算账,张记玩具厂和启梦公司的账务必须弄得清楚明白。
张记玩具厂这期间一共销售了五百一十二万套的普通数码宝贝玩具。
这些玩具的成本并不高,都在十块钱之内。
但出厂价最低都在三十元以上,截至目前为止,销售总额已经突破两亿元。
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赊欠。
这就是没有盗版的世界,大火IP的价值。
玩具批发商们拿回去卖多少钱,也是根据当地的市场情况而定,张记玩具厂和启梦公司顶多给出最终零售指导价。
按照之前的授权协议,每件玩具所获得纯利润,张记玩具厂和启梦公司五五分账。
这也就意味着,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张记玩具厂就从濒临破产,纯利润达到了七千五百万以上。
启梦公司也终于有了第一笔收入,正好张嘉的两千万系统创业基金也花得差不多了。
这是提前就签订好了的协议,张弘业对此完全没有任何异议,本来张记玩具厂他将来就打算交给张嘉的继承的。
可现在张嘉事业铺得很开,整个人也忙得跟狗一样,无疑还要他和陈梅继续在玩具厂继续坚守下去。
启蒙玩具厂这边,生产比较简单,找好可靠的人来管理就行。
张弘业也可以不时过来照看下,哪怕张嘉并没有让张记玩具厂入股其中。
张嘉准备先生产十万套数码兽和相配套的数码暴龙机。
只要原材料到位,全自动生产起来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现在《数码宝贝》TV版依旧在火热播放之中,才播放一个星期。
还有差不多三个星期才能播放完毕。
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生产、制定营销策略进行销售。
他其实也不想这么赶的,但没办法,必须有一亿人气值才能解锁生产线。
张嘉已经是第一时间把生产线搞出来了!
把工作安排妥当后,有小梦暗中照看,张嘉也不用担心会出太大的问题。
而陈梅在和来上班的保安的交流中,得知张嘉竟然通宵之后,强行勒令他回去睡觉休息。
熬了一个通宵上午也一直在忙,张嘉也确实有些困了,吃了午饭后,就回玩具厂附近的老家里休息。
他在老家的房间一直都可以住,只是他去大学城上大学,以及后面参加工作后,基本都是住父母在琶洲给他买的房子。
陈梅还特意回家做晚饭给他吃,忙得不行的张弘业就只能在玩具厂食堂解决。
张嘉吃过晚饭后和母亲聊了会之后,又开启了工作模式,他也跟母亲说抱歉,“公司的事情比较多!”
陈梅表示明白,“你们父子俩忙起来都一个样,根本不会照顾自己。”
张嘉在老家也能远程办公,他让小梦把他测评可进化数码兽玩具,已经剪辑好的视频,发给公司的几个高层人员,周夏、唐文斌、宋丽泽等。
然后让大家结合之前所做的市场调查,拿出相应的定价以及营销策略来。
制作部门的意见就不用去管,现阶段他们只需要专心制作公司的动画项目《小马宝莉》就好,做市场并不是他们擅长的。
张嘉感觉当CEO和他原时空做导演差不多,都是什么都要管的。
总经理周夏他们并不知道,《数码宝贝》的动画外包制作实际花了多少钱。
张嘉给出的价格是一百五十万每集,按市场行情,想要做到《数码宝贝》这样全国,乃至全世界最高三维动画水平,人物和数码兽的超高水平模型,进化,战斗,各种场景尽善尽美。
可以说一百五十万的制作成本,只少不多。
剧场版加54集的总成本,就要将近八千五百万。
首轮播放权收入虽一分没有,但周边的衍生品特别是玩具卖得火热,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进账,张记玩具厂分账的七千五百万就已经到账。
随着播放的进行,宋丽泽所在的品牌营销部门也愈发忙碌起来,想找《数码宝贝》联名和授权的品牌纷纷打电话过来,甚至有羊城本地的企业亲自上门拜访。
他们其实更想找到创造这一切奇迹的张嘉本人,可惜张嘉知道自己的谈判能力并不怎样,把这些事情交给最适合的下属去做就好。
当然,最后决定权在张嘉手里。
现在张嘉又搞出了这样让人啧啧称奇的新鲜玩具出来。
哪怕见多识广的周夏等人,也都被震得不轻。
这样能进化的数码兽玩具,纵观玩具市场,从来没有出现过。
倒是有魔法蛋之类的玩具,需要一个“孵蛋”才能取出其中的玩具,也说是主打养成,但实际养成后的效果根本没啥变化。
张嘉弄出来的这数码兽玩具就完全不一样,光这炫酷叼炸天的进化效果,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