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 君王权术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庐江平县内,曹操正细细琢磨着庐江山川详图,不时皱眉摇头。

“我军远征,已有四十天的时间了,袁军将兵力退入群山,连下城寨,攻城器械无法运抵,四十天的时间,竟是只前行了不到五十里。”

“据报,刘表在江夏一带开始增兵,似有异动,众位都议议吧。”

此次袁术的举动,着实是让曹操有些吃惊,不仅将平原地带县城的兵力收缩进了山林,更是大耗军力在莫安山连下城寨。

山林下寨,虽则无险可守,只是曹操的二十万大军,也无法展开,若是分批轮上,便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

这一记重拳,彷如打在了棉花上,让曹操好不难受。

更为关键的是,曹操明显感觉到了袁术在庐江一带所布兵力并不太多,此刻他一直担忧袁术将大军派往自己最薄弱的地方了。

众人尚未开口,辕门外一哨骑快步跑入议政厅,朝着曹操跪拜禀报:

“丞相,徐州方向探报,袁术派遣二十五万兵出九江意图奇袭徐州。。。”

此言一出,曹操当下惊愕,面色如灰,若是徐州有失,则许昌堪危,众人也是急躁不已。

不料哨骑话语未完,继续道:

“然纪灵所率三万先锋军,于柴山一带被赵将军设伏,两万铁骑被歼,降者一万,赵将军更是亲手斩杀了纪灵。”

众人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如卸下重负一般,相视而笑。

“太好了,赵川此次全灭袁军先锋部队,袁军势必大乱,想来余下大军也不敢再轻易犯境了。”

“纪灵所率,可都是袁军的精锐啊,赵川竟能以偏师尽歼,当真不世奇才啊。”

“末将早有所料,想当初赵将军攻打徐州之时,不也只用了三万军,就攻下九万军队驻守的徐州吗?”

“有赵将军在,何愁袁术不破?”

。。。。。。

低迷的士气,被赵川的捷报引的高亢起来,将士们的请战也是此起彼伏。

此刻,只有曹操一人,面无表情,可内心却是风起云涌。

他以为他会因为赵川的这场大胜兴奋,可是却没有。

接踵而来的,反倒是一股让他如坐针毡的压迫感。

赵川,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带着一群老弱偏师,战胜了袁术最精锐的部队。

反观自己,率领麾下最精悍的二十万大军,却被庐江的莫安山阻隔四十天,只能望山兴叹。

到了此时,便是连手下这些悍将,都言必称赵将军,与昔日那番恭维之态相去甚远。

就算曹操再大度,不计较这些虚名,可从明面来看,已经出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那就是,他可以掌控麾下的每一员武将,可他发现,他似乎掌控不住赵川。

单拿这次许昌封赏来看,明明已是剥夺了赵川的兵权,可他总能用自己的办法,拿到他想要的,没人可以阻拦,包括曹操自己。

这样的信号,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是无法接受的。

他可以接受麾下之人智谋出众,武艺无双,可他无法接受一个智谋、武艺都傲视天下却又是随时可以脱离自己的人。

曹操没有说话,尽管此刻内心难以平和,却还是挥手退去众人,他想一个人静一静,至少要考虑清楚以后如何面对赵川。

这个人,太危险。

“主公,可是心疑赵川独大?”

郭嘉并未跟随众人离去,他是曹营内最了解曹操的人,哪怕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他总是能精准的捕抓到,进而窥探到曹操的内心。

“奉孝,不瞒你说,我越发觉得赵川这个人,太恐怖了,是我的心胸太过狭隘了吗?”

“为人主者,当虑全局,便是赵川没有反意,丞相也该算准一旦赵川反叛,是否能应付的了;所以丞相所虑,绝非心胸问题,乃君王权术。”

这就是郭嘉,曹操最为器重的谋臣,他总能引领曹操走出阴霾。

“智者,不虑胜,先虑败。丞相,就当赵川心存反意吧,可举兵叛乱,仅凭他这些军功,是不足以能催动将士们跟随的,军中是以丞相号令为第一守则,这一点,不是赵川凭借一两场战斗能够改变的。

赵川是个稀世奇人,难免有些傲气,在下建议,丞相今后待他尽量宽忍,在不触及朝廷利益的情况下,都可让步。

因为接下来应对袁绍的那场战役,是丞相的生死之战,若无赵川襄助,我军胜机最多两三成,丞相啊,赵川不仅善战,而且知兵,其人并非是兵马可置换的。”

一番言论,字字句句,都点到了问题的关键,不可说不为曹操解惑,对于郭嘉的言论,曹操也是不住点头赞同。

“待灭袁之后,丞相便可兼并北国,即时兼领青、幽、并、冀、兖、豫、徐七州之地,大汉天下丞相一人独占其半。到那时,再将赵川由前线换下,安置在朝廷内,做个军师,列个三公,便罢了。”

郭嘉最后的这席话,总算让曹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