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三章 你家的老人我养了!【..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刘建返回城府,回到书房中。

大乔正在看古籍。

“夫君,难民安置好了么?”大乔放下了手中的书籍。

刘建点了点:“差不多了,就是难民的数量,要比想象中的多!”

“夫君,受累了!”

大乔起身,走到香炉前,准备换一个能够静心安神的熏香。

“大人,长史求见!”侍卫在门外躬身说道。

“请进来!”刘建说道。

长史历代都有设立,职能不一。

而刘建的长史,相当于县令之职,总管阳城政务。

“拜见大人!”长史躬身说道。

“免礼!”

“在东城,划出一片区域,建几所大一点的房子,要能容纳千人左右!”

“那些难民登记在册后,让没有子女的老人都搬过去。”

“他们年纪大了,独居肯定不行,搬到一处,然后雇佣一些妇人照顾。”

“钱财支出从每年的税收中扣除!”

刘建缓声说道。

这些老人的确没有什么劳动力,也无法创造出什么财富。

刘建出资赡养他们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让手下的士兵知道,他们将来老了,会有人赡养。

不仅仅他们,还要他们的家人,父母。

战士走上战场,为的是什么?

无非是保护身后的家人,有妻儿,也有父母。

刘建这样做,就是让所有的将士,都没有后顾之忧。

如此,上阵之时,才能全力而为,才能悍不畏死。

而且现在粮食丰收,足够养活这些老人的了。

“大……大人的意思是要……赡养那些老人家?”长史眨了眨眼,生怕自己听错了。

而在一旁换熏香的大乔,也看向了刘建,有些错愕。

大乔想到最好最好的结果,就是刘建给那些老人一个住的地方,或者一些食物。

仅此而已。

但现在,刘建竟要给那些老人建房子,而且还要雇佣妇人前去照看。

简直是不可思议。

就算是古代圣贤,也没出过这样大仁大义的人!

不过,刘建想的并没有那么多。

他只是单纯的从成本考量。

集中赡养,是最为节约成本,节约人力,物力的方法。

若家中有老人抚养,那么至少会有两个以上的劳动力,留在家中,照顾老人。

而如果将老人集中赡养。

不管是家中男子还是妇人,就可空闲。

妇人可以纺纱织布,做一些手工。

男子可以务农,入伍。

总之,空闲出来的劳动力,就可以创造更大的财富。

阳城的税收也可提高一截。

至于照顾老人的开销,相对于产出的价值,那就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大乔或者其他人不会这么想。

他们看到的,只是刘建的善行。

孟子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讲别人的老人当做自己的父母赡养,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一般抚养。

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只可能出现在幻想中的事情。

在阳城。

即将被实现了!

叮咚!来自大乔的恩爱值+99999

大乔被刘建的气魄,仁德和善举所深深打动。

刘建缓缓转头看向大乔,心中满是喜悦。

这几日的积分涨得很疯狂。

他又可以挥霍起来了!

“具体事宜你来定夺!”

“总之,给老人修建的住处,一定要尽心尽力。”

“还有就是要方便老人行动,多按一些扶手。”

刘建又叮嘱一番。

长史连忙记下了刘建的交代。

随后躬身而退。

直到他走出城府,还有些不敢相信刘建的安排。

如果……如果自己老了,也能有人赡养……

长史的眼泪含在眼圈。

他年近五十,三个儿子被袁术征召入伍,战死沙场。

两个女儿远嫁他地,在这个战乱的时代,交通不便,早已失去了联系。

他为官又十分清廉,连养老的钱都没攒下多少。

如果这个赡养老人的地方真的建起来了。

他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等无法再继续担任长史之职的时候,便可以到这个地方养老了!

长史走出城府四五步后,身子一滞,停下了脚步。

随即转身,向着刘建的城府,跪下了去。

紧接着,磕了三个头。

等他起身的时候,头上出现了些许淤青。

但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