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来到大明快半年了,一睁眼就被朱棣吓得够呛。
好不容易借助系统搞定了朱棣,又为了稳定自己的龙椅,不想像崇祯那样挂在歪脖树上,就一直忙忙碌碌的。
也不知道自己那便宜爷爷朱元璋是怎么想的,把早朝时间定在了凌晨五点,程序还特别复杂。
害得自己得三点起床,在内侍的伺候下准备完毕就快五点了,然后就急匆匆的赶去谨身殿。
必须得在钟鼓司的人第一次鸣鞭时到达御门,第二次鸣鞭前坐到御座上去。
虽然一路上有御辇,可也把朱允炆折腾的想逃课。
好不容易上课了,不是,好不容易上朝了,又是一套更加繁琐的程序。
有时候事情多一点,等早朝结束都快到中午一点了。
那种又饿又困的感觉朱允炆上辈子都没体验过。
等用过了午膳,迎接他的又是堆积如山数也数不清的奏折,全都等着他这个皇帝亲自批阅。
他娘的,自己当年高考都没这么辛苦过,这哪是人过的日子。
怪不得老朱家的皇帝动不动久辍朝几年十几年的,他们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啊。
朱元璋啊朱元璋,你说你一个皇帝至于非逼得把自己的子孙全累成狗吗?
朱允炆下定决心,找个机会一定要改一改这个万恶的早朝制度,还有把自己从书山文海力解放出来。
“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美好生活才是他现在最渴望的。
把后世的各种先进的制度苦思冥想一番,朱允炆终于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大明的内阁制被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所借鉴。
对啊,内阁呀,朱元璋以前就用过,只不过后来又给废了。
得把内阁再用起来,那些大臣们领着自己的俸禄不使唤他们那不是脑残吗?
想到此,朱允炆吩咐王忠道:
“传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景清、连楹五位先生,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不久,五人到了,一番行礼参见之后朱允炆给五人赐座。
“几位先生,朕有意重新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学士,再加文华殿,
想请五位先生出任大学士组建内阁,五位先生以为如何?”
五人面面相觑,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皇上为何突然想组建内阁呢?”
方孝孺带头问了出来。
“这个……这个嘛……”
朱允炆磕磕巴巴一时耻于说出原因,脸色有点发红。
终于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但是又有些蹩脚的理由:
“朕自登基以来就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日夜操理国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朕毕竟是肉体凡胎,大明地域辽阔,有数千万子民、无数的大小事务……
即使朕每日不眠不休,独自一人也处理不完繁杂的事务,一旦有所疏漏就会殃及百姓。
一家之主可以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但朕是一国之君,万万不能这样的。
朕遍阅群臣,也只有五位先生可以替朕分忧,还请五位先生以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为重,切莫推辞!”
朱允炆一边说一边慢慢地转过身去,背对着五人,不想被几个老家伙看到自己脸红。
等他说完,只听扑通一声闷响,朱允炆回身发现五个老家伙已经泪流满面的跪在地上了。
怎么着啊?这是不愿意啊?非得让自己累死不成?
只听方孝孺道:“皇上为国操劳,日以继夜,食不知味、寝不能安,都是我们这些臣子无用才让皇上操劳至此。
承蒙皇上厚爱,对臣等信任有加,老臣愿替吾皇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皇上隆恩!”
“臣等愿替吾皇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皇上隆恩!”
齐泰等四人也一齐附和,然后咚得一声,重重磕了个响头。
朱允炆几乎能感觉到脚下的金砖都在颤抖。
他喵的,看样子这几个老家伙都巴不得替自己临朝辅政呢。
朱允炆也不多想了,反正有人替自己干活就行了。
赶紧虚扶一把道:“几位爱卿快快请起,你们的一片拳拳报国之情朕自然是懂得,有诸位爱卿在,朕可高枕无忧矣,哈哈哈……”
朱允炆得意的笑着,五个老头心中升起不详的预感,心中狐疑。
怎么听皇帝这话是想当甩手掌柜啊,不行,得劝劝他。
方孝孺刚要张嘴,就被朱允炆给堵了回去。
“这事就这么定了,关于内阁的组建和其他学士的人选就劳烦五位先生了!”
“啊?这……这……”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7月31日到8月1日)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