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一章 献策坑董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徐荣率军出发后的第三日,董府。

近阶段,董卓除了每天要关注河内、河东两大战场的动向,还有一系列要事需要处理。

其中最要紧的,便是接见并安置那帮征召过来的大儒。

多亏了刘枫的宝贵建议,胖子靠着为党人平反的功绩,总算赢得了士林群体的一些好感,也由此成功征来一帮有名望的儒生做幕僚,其中甚至不乏一些重量级存在。

比如荀彧的叔父,“荀氏八龙”里名气最大的荀爽。

再比如曾在太学府名声大显的何颙。

还有分别来自颍川顶级家族韩家、陈家的韩融、陈纪。

这帮人可都是享誉全国的士林大咖,连皇帝都不一定能请到。

虽说荀爽等人前来做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其实是惧怕董卓的武力,但若是没有刘枫的妙策来打基础,他们也不会去响应征召。

每想到这,董卓就对自己的准孙女婿越发满意,觉得自己真的是选对了人。

府内大厅。

此刻,董卓正在和自己新搭建的幕僚班子讨论事宜。

班子的成员自然就是那些征召来的大儒,目前在场的一共有四人,分别是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长史何颙以及议郎郑泰。

这四人的其中一个,就是“楼山”近阶段接触的目标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潜渊阁发动“关东计划”的关键一环。

董卓现在和他们讨论的话题,是如何处理东部诸州的事务,目的是为了妥善安置那些因自己入主朝政而心生不满的反对者和潜在反对者。

在如此多的处理对象里,最值得在意的并不是名望最高的卢植,而是袁绍。

前者再有名气,也不过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没多少功夫能蹦跶了。

而后者不仅是天下第一豪门汝南袁家的核心子弟,同时其本身的能力也非同一般,如此一个兼具号召力和个人实力的存在,真是越想越觉得不能忽视。

“对于袁绍,诸位有什么看法?”董卓皱着眉头问道。

胖子当然是恨不得立刻杀掉这个心腹大患,但考虑到对方的背景和手段,决定还是先征求一下幕僚们的意见。

如今自己最依赖的政治幕僚刘枫出征在外,不过有何颙他们的存在,幕僚班子阵容反而更加豪华,相信他们一定能想出最正确的计策。

城门校尉伍琼最先站了出来,道:“袁绍是因废立大事才和太尉作对的,在下认为他只是不识大体罢了,之所以逃跑也只是因为害怕太尉的威势,并没有其他的意思,所以不足为虑。”

董卓摸了摸满是虬髯的下巴,一时不语,良久后才道:“也有些道理,伯求,你怎么看?”

何颙应了一声,出列道:“在下同意德瑜(伍琼字)之见,在下建议,应尽快收回对袁绍的通缉令。”

“不行,不管袁绍是为何逃跑的,他现在对本官肯定恨地厉害。而袁绍之能对本官实在是个大威胁,若是就此放之,本官岂不是夜长梦多?”

“太尉请听在下一言。”何颙摇摇头,“正是因为袁绍本领过人,所以通缉地太急,反而只会更加激起他的反抗,还不如施以怀柔之策。”

董卓一听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不禁再次陷入了沉默。

现在洛都局势并不太平,外有并州白波军、凉州羌人叛军,内有心怀叵测的各大世家势力,要是再加上一个袁绍来捣乱,自己只怕很难顶住。

若能以不动兵戈的方式就和平处理掉袁绍这个麻烦,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了。

一旁,尚书周毖见胖子犹豫,上前趁热打铁道:“袁家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天下,如果他召集各路豪杰反抗,东部群雄也极有可能响应而起,届时即便太尉军威无双,只怕也难以控制东部诸州。”

董卓见说话的周毖,不禁更加为难了。

此人之父名为周慎,曾和自己同在前任太尉张温手下当差,彼此关系不错。

连周毖都这么说,说明杀袁绍确实不是个好选择。

他只能把目光投向最后一人,道:“公业,你说呢?”

郑泰严肃地道:“在下同意三位的观点,袁绍只可拉拢不可敌对。在下建议太尉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的职位,如此袁绍便会心怀庆幸,也就不会给太尉招惹事端了。”

“好吧。”董卓叹了口气,在四人的轮番轰炸下心理防线终于松动了,“那么诸位以为,该给袁绍封何职?”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认真讨论了一番,最后由郑泰给出了讨论结果:

“袁绍家在汝南,所以太尉不能让他去豫州附近任职。而他的弟弟袁术如今逃亡在南阳,为防止兄弟二人互相响应,也不能封荆州和司州的官职。”

“不错,很有道理。”董卓重重点头,又问道,“那么,什么地方最合适?”

“回太尉,冀州,渤海郡。”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