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序章:读书少年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牛顿的引力理论让人们意识到,宇宙不可能处于静止。”

“红移定律说明,宇宙正处于不断膨胀状态,而距离地球越远的星系,正在以越快的速度远离我们。”

“浩瀚的宇宙中,必定存在着一个奇点,这个奇点便是整个宇宙的起源。”

“宇宙在膨胀,但也可能是先膨胀、再缩小,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缩小,变成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

“这个奇点爆炸,形成了宇宙,宇宙再次循环……”

少年合上了手中的《时间简史》。

这本书,他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

每次回味,都会有一番不同的感想。

有人说,科学的尽头便是神学。

所以科学与神学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并不矛盾。

在宇宙诞生的过程里,上帝无所事事,因为宇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的演变不需要上帝的帮忙。

但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原来宇宙的边界自始至终都被上帝把控着。

这边界

便是那无边缘的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

正如卡尔·萨根为这本书写的一句话:这是一本没有上帝,却又处处存在上帝的书。

不过,或许上帝已经彰显了自己的存在,但这不能妨碍人们对科学的探索。

因为,科学

是揭开上帝神秘面纱的唯一途径。

也是人类触摸到上帝的唯一方法。

心里一番感慨之后,少年把书放到了身后的书架上。

只见这个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主要分类有:宇宙学、天体学、数理学、地质学、考古学、建筑学、金融学等,还有其他一些散书或是小说。

比如少年最喜欢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本书是少年的母亲,送给他的。

说来好笑,刚拿到这本书时,他还满怀期待,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米国华尔街金融学类的书。

结果打开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本讲述米国上流社会的情感小说。

书里的主人翁,盖茨比,他本可以是一位成功的上流人士,但却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终让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残忍的现实所击败。

刚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少年心里很难受,因为他非常同情盖茨比,他为了自己唯一的梦想黛茜,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成为上流阶层。

他也可以豪掷千金、买下别墅,过着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生活……而这些都只是为了与黛茜再见一面。

只是到最后,他才幡然醒悟,黛茜并不像他梦想的那么美好,可惜为时已晚,他不得不付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曾经追逐过的不切实际的梦想买单。

也许,这就是华尔街式爱情。

作者或许是想给看书的人这样一个启示:你所追求的究竟是财富、物质、社会地位,还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最后得出结论:物质换不来幸福,金钱代表不了一切,富裕的生活不能维持你生活的意义和兴趣。

不过多读几遍之后,少年又有不一样的感悟。

他认为:

物质是梦想和兴趣的基本保障。

就跟科学是人类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一样。

而盖茨比的悲剧,很大程度归咎于他找错了‘梦想’。

你要了解,你的梦想是不是正确,那你就要先了解,你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是否感到幸福?

就像盖茨比,他过起了原本与自己无关,纸醉金迷、奢侈腐败的生活,他幸福吗?

显而易见,他不幸福。

因为他幸福的源泉是黛茜,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个梦,可真正的、幻想中的黛茜却根本不存在,只有一个受世俗影响、一心扑进上流社会的平凡女人。

所以就注定了他的悲剧。

又如少年,他从小就受家人熏陶,喜欢探索真理,所以他非常享受这一过程。

他喜欢沉浸在王阳的书海之中,他喜欢探索各种秘密,有一天,他也想看看浩瀚的星海,是否真如书上所说的那样……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物质基础。

再说得通俗直白一点就是金钱。

他需要很多很多钱,来支撑他的梦想,来支撑他的兴趣。

继而还要更多更多的钱,支撑他更大的梦想,更大的兴趣。

至于他梦想的终点在哪?

那就要抬头问问上帝,因为他老人家掌控着边界。

少年离开了书房,来到屋顶,望着天上的星星,脸上有些羡慕。

也不知道老爸老妈这会儿在火星上干什么?

是不是观测到了新的天体?还是发现了新的矿物质?

少年怀揣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满心期待。

终有一天,他也会去往火星,甚至还将到达更远的地方……

少年从未怀疑这一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