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李世民携众臣下到考场之中。
李泰见他们全然红着眼眶,心下一惊,这些人这是怎么一回事?
今日的反应,一个比一个奇怪。
“父皇,你们这是……”
“雀儿,你今日之举,让朕心中甚是欣悦,有子如此,为父倍感骄傲!”李世民全然不顾形象,大声感慨道。
而一旁的长孙皇后,这时候少了几分平日里的威仪,竟是靠在李世民心口,掩面拂泪。
长孙无忌拿着方才那幅画作,走至李世民身旁,声音里有些隐忍不住的颤抖,“雀儿,不知这幅画作,可否赠予舅舅?”
“舅舅若是欢喜,拿去便是了。”反正这些都不合他意,在他手上形如废纸罢了。
听了李泰的话,深陷朝堂多年,身后背负着长孙大族,追随者无数,权倾朝野的辅机,竟是感恩涕零。
“陛下,臣身体抱恙,望请假三日,回府调养。”
“罢了,你去罢!”
得了李世民恩准,长孙无忌拿着画作,当即带着家仆离开了国子监,生怕情绪再次失控,贻笑大家。
“老身有此贤侄,真真是大幸也!”房玄龄手上也拿着那幅长安望月图,内心情绪久难平复。
“贤侄当乃文坛一绝,我李靖征战沙场许多年,未曾为刀关剑影惧怕过分毫,但是今日着实是捻得一把老泪。”
说着,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高悬的沙漠落日图,本来坚挺的身姿,在此时竟展露出了一些难掩的老态。
虽是心境所致,但也怕是英雄已然老矣!
“贤侄天人之采……”
“今日,我倍感亲切……”
“当年剪影,今日历历在目……”
“……”
满朝文武百官,皆被这般压抑情愫,勾出了心中的五味杂陈。
霎那间,众说纷纭,大多是赞叹李泰之才的呼声。
亦有感慨前半生,壮志豪情盖天。
其余九十九人见此景,内心嫉妒不已。
问世间恐怕难再有这般情景,此次却皆因年仅十二岁的小儿。
实在,天才少年也!
此番比较,在场的人纷纷愧然,却又忍不住心生崇拜之意。
两种情愫相交而行,皆是心中忐忑,口中无言。
是也,羞愧难当!
“众位叔父若是对我的手作欢喜,便各自留取纪念罢!”
李泰心中并无多余感慨,这些诗句皆是盗用。
但是,盗亦有道,用着别人的东西,他不敢居功自傲。
那么,让它们早些被传颂流传,将诗词发展史提前些,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听李泰大方赠作,本来就有此意思的众人,皆是欢喜。
而这一次,只有李泰一人作了画,写了诗,题了字。
而且,震惊全场。
所以,书法比试的夺冠之人。
李泰是当之无愧了。
而李泰却在众人情愫难掩之时,伸了伸懒腰,道:“父皇,今日儿臣乏了。”
“那今日书法比试……”
“书法比试,儿臣本就不敢兴趣。”李泰突然还打起了哈哈,虽然默写没有费脑子,但是动手的事情,还是挺累人的。
“朕的意思是……”
“虽然耗费百余张纸张,但是其中手作,并无儿臣所思,所以今日的书法比试,权当儿臣弃权罢了!”
众臣:“……”
百子:“???”
女眷:“!!!”
“既然父皇没有其它吩咐,那儿臣继续准备解决饥荒之物去了。”
李泰见李世民久久没有回应,便谢恩离去了。
“什么!此次饥荒,四皇子有道?”
“陛下,饥荒有解了?”
“陛下……”
“……”
众臣当即从百般情愫中,走了出来。
全场气氛,兴极而不衰!
李贞英站于国子监外的一偏角,负手观望着渐远的飒爽英姿,心内多年的空洞,似有了答案。
(昨天花花过五百,今日目标六更,尽量兑现承诺噻!加油!)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