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繁体版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四章 延绥第一战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西北重镇榆林。

朱由检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干旱。

田地干裂,庄稼枯死,开春以来还没有下过一场大雨。

老百姓在乡绅组织下,跪在村头城隍庙求雨,已经八天了,天上连一片乌云都没有。

百姓们欲哭无泪,好多青壮都偷偷离开村子,投奔叛军去了。

现在紧要的任务便是救灾,陕北不乱,陕西太平。

陕西太平,大同,开封方向就太平,关系到大明根基会不会动摇,由不得朱由检不用心。

直接找到洪承畴,作为延绥巡抚,剿匪有功,却在治理民生上不够给力。

他知道这也不能怪洪承畴,京里拨下的救灾银子本来就少,还被层层克扣,到他手里也剩不了对少。

别说救灾,能让百姓吃上一口饱饭都不够。

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士兵三餐不饱。

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

这样一块培养良将的地方,朱由检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落入贼手,更不能让这些世代镇守边关的将士枉死。

好在他早有远见,查抄福王府的几万旦粮食,有五千旦正在运来的路上,其中土豆就有一万五千斤。

仅仅一个福王,仓中余量上万,却不肯拿出一粒来救助百姓,难怪大明朝会亡国。

朱由检摆出天子使臣的架势,坐在上座,其他将校分列两边。

王世显、尤世威,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

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仿佛从史书中跳出,如今就站在自己面前。

感慨延绥诸将之忠心,朱由检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听到救灾的粮食已经在路上,诸将脸上瞬间有了喜色,这下他们平叛更加有信心。

“报——有贼军偷袭北门城墙。”

听到有仗打,朱由检暗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自从练就一身本事,还没有上过战场,他腰间的秀春刀好像都在嗡嗡作响。

战事起,指挥权理应交给延绥巡抚。

朱由检率领二百护卫,手提风云枪,只等巡抚一声令下,就率队出征。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的是,从校场周围冲进一大群男男女女,其中不乏小孩。

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农具,脸上没有一丝惊慌,竟然要去攻打叛军。

难道榆林兵源已经紧张到这个地步?

朱由检转头看向洪承畴,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解释。

“上差可能不知道,这里民风彪悍,除非是远征,否则一但遇到战事,全镇动员,妇孺齐上,已经是多年的传统。”

朱由检抱着怀疑的态度跟在队伍后面,城门缓缓打开,士卒们争先恐后的冲了出去。

无人畏惧,更别说临阵脱逃。

前锋部队冲杀进敌军队伍,后面的老百姓也悍不畏死,瞬间跟叛军冲杀在一起。

朱由检被眼前的一幕震撼的无以复加,这何止是悍不畏死,简直就是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性命,一个少年都敢向成人发起攻击。

而且动作迅速,下手毫不留情,完全就是以命搏命的打法。

壮哉我延绥军,壮哉我大明百姓!

朱由检再也压制不了心中的激动,打马冲入敌营,身后二百护卫就像幽灵一样,紧紧跟随在身后,毫不费力就将敌人分割成两半。

那一人一骑在乱军中格外显眼。

黑甲,黑马,黑枪,仿佛来自地狱的恶魔,随意收割着叛军的性命。

其他地方还没有乱,被朱由检冲开一道口子的敌军,已经被杀破了胆,黑骑所到之处,敌军主动避让,竟然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迎战。

面前的叛军实力太弱,朱由检长枪直指中军,率领亲卫向叛军的统帅发起攻击。

前来阻挡的敌将,没有几个和会就被斩落马下,杀的叛军统帅不得不率领中军后退。

主帅都退了,叛军瞬间失去了主心骨,在延绥军民大声怒吼中溃不成军。

两军交锋还不到一个时辰,号称统军两万的匪首高迎祥,带头远遁而去。

这一战俘获叛军二千多人,斩首三千七百人,对于缺粮少饷的延绥镇来说已经是大胜。

己方阵亡将士四百多人,百姓三百人,伤者不计其数。

只有朱由检率领的亲卫队毫发无伤,连同一身铠甲的红娘子算在里面,总共二百零四人,全都平安归来。

延绥将领一脸羡慕的望着装备精良的亲卫队,要是他们也有这样的铠甲和战马,战损率将大大下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5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