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府,书房。
年过古稀的严嵩颓废的坐在黄花梨木椅上子,眼眶凹陷,一脸悲戚。
在外面,听到噩耗的他不能像普通的老翁一样痛哭流涕。
即便在这自家书房之中,他也不能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
“阁老,徐阁老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严嵩府邸的管家走进了严嵩的书房。
严嵩重新抬起头,脸上的悲伤之情瞬间消失不见,换成了平时的那副威严的脸。
虽然徐阶表面上对他很是恭敬。
但是他知道徐阶,骨子里还是想要扳倒自己的……
嘉靖皇帝一直在他们两个人中间里搞平衡。
徐阶一进门就说道:道:
“严阁老,陛下已经正式下旨,册封景王为五军大都督……”
闻言,严嵩的脸色瞬间震惊、惊恐起来。
随即,徐阶又满脸担忧的说道:
“小阁老之事……事已至此,请阁老务必节哀,切不可伤心过度……”
严嵩此刻只想求证心中所思,没有心情跟徐阶扯其他的。
他直接问道:“徐阶,我问你,景王和宁安公主到底是什么关系?”
徐阶脸上一怔,但很快就意识到了严嵩所问的究竟是什么。
假意迟疑片刻,然后才满脸悲戚的说道:
“景王殿下和宁安公主从小一起在宫中长大,他们的母亲都早逝,所以很玩得来,兄妹感情很深,阁老,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严嵩的脸色立马阴沉了下来。
他喃喃道:
“难怪,难怪我几次为我儿牵线搭桥迎娶宁安公主,景王都从中作梗。”
这一刹那,严嵩此前想不明白的地方,全都豁然开朗。
他站起身对徐阶道:“徐阶,你儿子可以迎娶宁安公主!我一会儿就进宫和陛下上奏……”
“这……”
徐阶一下子怔怔的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这节骨眼,严嵩是要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
————
皇宫内。
御湖边。
朱载圳和宁安公主肩并肩,沿着御花园的小路慢慢走着。
沿途路过的太监宫女看到他们都恭敬的行礼。
宁安公主对朱载圳道:
“圳哥哥,近来大同屡遭鞑靼侵袭,东南方倭寇也虎视眈眈。”
“圳哥哥你镇守大同,可防鞑靼之患,大明边关之患可暂解。”
朱载圳点头,道:
“我此去大同,并不想固守大同城池”
“而是打算率领龙骑军深入大漠草原打击鞑靼,尽可能的消灭鞑靼的有生力量。”
“让俺答不敢再肆无忌惮的抢掠我大明边境,鞑靼抢掠大明边关,凭借的就是骁勇善战的铁骑”
“每次鞑靼骑兵烧杀抢掠之后撤退,守军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敢追击。”
而朱载圳的五万龙骑军,骁勇更甚鞑靼骑兵。
遇到少规模的鞑靼大军,可轻易歼灭对方。
宁安公主秀眉紧皱,道:
“鞑靼骑兵善战,一旦陷入他们的包围圈,那几乎是十死无生的局面。”
朱载圳说道:
“我身为五军大都督,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边境百姓,遭遇鞑靼无休止的侵扰。”
“面对蛮夷入侵,我们不能一味的防守一味的退让。”
“只有将那些蛮夷彻底击垮,才能江山永固。”
宁安公主默默点头,眼神里写满了担忧。
但她没有再劝朱载圳,因为她最了解朱载圳的家国情怀。
更了解朱载圳有徐达常遇春之志。
她看了看碧空如洗的天空,叹道:
“我听宫中太监说,徐阶的儿子徐琨想做驸马……”
朱载圳沉默小许,然后背对着宁安公主往宫外走去,留下一句话。
“你如果不答应这门亲事,只要有皇兄在的一日,徐阶便一日不敢提亲。”
——
三日后。
内阁次辅徐阶府邸。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正在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琨出名门,少有才学,见微知著,今招为宁安驸马,钦此!”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宣读圣旨的时候,徐府上下,皆喜出望外。
唯有次辅徐阶面如死灰,冷汗都出来了。
圣旨宣读完毕,黄锦对陷入狂喜状态当中的徐琨说道:
“徐公子,陛下口谕,速与钦天监商议一个良辰吉日,早日迎娶宁安公主。”
徐琨接过圣旨,喜色连连对黄锦道:“多谢黄公公。”
他仰慕倾国倾城的宁安公主已久,做梦都想做宁安驸马。
不曾想今日竟然喜从天降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