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鞑靼人停止了在猛烈的炮火下停止了攻城,并且准备退兵。
大同城,火炮犀利,固若金汤!
————
中军大营,亲兵升起大都督旗,朱载圳坐于大帐主位之上。
谋臣武将,分左右两边一字排开。
众人齐声道:“吾等参见大都督!”
“坐!”
朱载圳面色肃然,道:
“陛下有旨,命本王坐镇大同,防御鞑靼之患。”
众将闻言,一个个兴奋无比,满脸都是红光。
别的大军得知要去镇守边关,无不惶恐骇然。
唯有景王账下众将,却激动的嗷嗷大叫。
李成梁瞪着铜铃大的眼睛,大声喊道:
“鞑子狼子野心,屡犯我边境,此战,某定当让鞑子知道我李成梁的威风!”
戚继光一抖手中长剑,同样大喊道:
“鞑子狂妄无边,俺答曾言我大明无一可战之军。”
“吾等这次定要杀他个血流成河,让鞑靼不敢再小觑我天朝天威!!”
其他诸将亦是一个个眼神发光,迫不及待要杀出城池了。
这两年,朱载圳的军队一直在东南杀倭寇或者在两广剿匪,还未与鞑靼交战。
大同告急,他们早就想杀一杀鞑靼的威风了!
待众人心情平复下来,朱载圳又道:
“父皇将派遣钦差来这里,为我军出征誓师!尔等速速整顿各部,”
“明日一早,本王于箭楼擂鼓聚将!”
“得令!”
众将大声应诺,向朱载圳行礼之后,
一个个鱼贯而出,赶至各卫所,整顿士兵。
片刻之后,一声声震天的喊杀声从大营传出。
先是一卫士兵沸腾,然后两卫士兵沸腾。
到了最后,十几万将士,尽皆怒吼,喊杀声震耳发聩。
整个大同城的百姓,听到这杀气腾腾的声音,莫不振奋又惊慌。
点将台高五丈,共六十六层台阶。
朱载圳每上五层台阶,就传来一道沉闷的战鼓声。
五步一鼓,极有讲究。
待他立于点将台之上,鼓响九声。
“咚——”
随着最后一道鼓声落下,大军奋力长吼。
威武之声,不绝于耳。
朝堂百官、打大同百姓,个个面露骇容。
一声军号而已,却震的他们心神不宁战战兢兢。
朱载圳面露肃容,俯视着台下将士。
大风吹过,三丈长的红色披风猎猎作响,威风凛凛!
朱载圳手一抬,威武之声顿时戛然而止。
他的目光,从左到右,逐一滑过白袍军阵营。
“鞑靼、瓦剌、女真虎视我大明边境,今鞑靼屡犯我大唐天威,夺掠边关城镇,致使边关百姓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本王坐镇大同,抵御鞑靼之患,今擂鼓聚将,誓师杀敌。”
说着,他双眼如电,目光如炬,猛地爆喝一声:“戚继光何在?”
声如雷霆,响彻云霄。
戚继光仪表魁伟,跨马而出。
‘末将在!”
“戚继光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命你为主将,带甲五万,坐镇中军!”
“得令!”
“李成梁何在!”朱载圳又喝道。
李成梁驰马而出,长吼道:
“末将在。”
“李成梁冲阵斩将,骁勇彪悍,命你为副将,辅佐戚继光!”
“诺!”
“徐锋何在!”
徐锋乃开国大将徐达之后,他纵横驰骋,纵马疾驰。
“末将在!”
“徐锋气魄惊人,胆气超群,本王命你领四千神机营,尽诛来犯之敌!”
“得令!”
几位战将,个个神勇不凡。
看得大同百姓异彩涟涟。
点将完毕,朱载圳拔剑出鞘,斜指长天,道:
“愿将腰下剑,只为斩鞑靼!”
“鞑靼犯我山河,掠我百姓,此乃大明之辱也!何日荡寇仇?”
“父皇命本王等固守大同,不使鞑靼侵掠我边关百姓。”
“本王有大汉霍去病之志,欲踏破鞑靼封狼居胥!”
“众将士,可有胆量随我深入大漠,杀尽敌寇!”
“吼——”
五万大军,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有进无退,血不流干,死不休战!明有锐士,谁与争锋!”
将士怒吼三声,鲜衣怒马。
围观的大同府百姓见了,一个个热血沸腾。
许多青年壮士,心驰神往。
恨不得立刻投身景王麾下,奋勇杀敌。
朝堂百官,无不感叹红袍军之勇武。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feilu